巴人部落

发布时间:2017-06-02 11:24来源:

巴人部落位于陕西省岚皋县南宫山镇境内,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南宫山脚下。该项目总占地面积20000余平米,建筑面积10000余平方米。目前,一次性可接待200余人就餐,80人住宿。环境优雅舒适,是一所集观光旅游、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度假村。

 

提到巴人部落,有人会说,不就是"下里巴人"、"乡巴佬"曾聚集生活过的地方嘛,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殊不知,当你身临其境,体验到"乡下巴人"的生活方式与聪明才智时,会顿生仰慕与惭愧之感。在南宫山脚下有一个叫宏大的村庄,沿蜿蜒曲折的通村公路而上,威风凛凛的巴人瞭望塔、傍水而建的吊脚楼、古朴典雅的吊罐房,在碧波绿丛中时隐时现,给人一种"车在山中行,人在画中游"的诗意感觉。这就是三千多年前,以伏羲氏为祖先的巴人曾生产生活过的地方,这就是岚皋巴人部落所在地。

 

 

 

     这里可以感受到巴人的灵性与智慧。走进巴人部落,只见一座座以竹、木、稻草为原料,搭建而成的两层干栏式吊脚楼,临水而立,依山而筑,周围花木扶疏,藤蔓缠绕。上层通风、干燥、防潮用来作为居室,下层用来养猪羊或堆放杂物。这样的设计,集山水之灵气,浑然天成。不仅节约土地、造价低廉、居住舒适,而且方便取水、砍柴,耕作放养。今人置身其中,可围八仙桌品茶、下棋,畅叙幽情,亦可倚栏观景,临竹听风,俗世的烦恼瞬间消失,困顿的胸怀爽然而释。

    若说房屋的建造体现着巴人的灵性,那么吊罐的设制更彰显着巴人的智慧。刀耕火种年代,巴人就学会了用生铁铸造吊罐来烧水、烹饪。制吊罐时,就地取材,选一根手臂粗的竹筒,上下穿孔,内置一根经烤耐用的火棘木勾,用棕绳将竹筒和木勾连接起来做成索搭勾,挂上吊罐。这样就可通过调整索搭勾的长短控制吊罐的升降,随时掌控火候。还特意将吊罐底部做成半圆形,确保无论是升是降,都能使受热面积最大化。

 

这里可以体验到巴人的勤劳勇敢与多才多艺。进入巴人部落,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矗立在南宫山北线入口的巴人瞭望塔。肃立在塔上头戴斗笠、肩披蓑衣,腰围麻裙、背弓握箭的巴人造型威风凛凛,仿佛在忠心的守护这一方秀丽的巴山圣水,尽显巴人的忠勇刚烈。原来,巴人自古就有崇军尚武的习俗。在封建社会战火纷争的年代,巴人部落就有占山为王和腐朽封建王朝对抗的霸气。流传至今的宗教舞蹈岚河渔鼓,就是巴人在习武过程中创造出的一种自娱自乐式的舞蹈。

 

 


巴人部落——您身心向往的地方······

  

巴人不仅尚武勇敢,而且勤劳多艺。无论何时,行至巴人部落,都会听到"郎在对门哎,唱山歌哎!姐在房中哎,织绫罗喂!"、"哎!薅草莫薅吊颈草,一颗露水扯活了。"等生动形象、悠扬婉转的曲调,从歌舞展演台上的卡拉OK里传出。欣赏到穿红袍、披蓑衣、戴斗笠的男女五至十人一队,组成宏大、红日、桂花等部落,轮流上台表演锣鼓草、花鼓子等巴人歌舞。游客若有兴趣,可免费登台,换上巴人服饰,任意点歌与亲戚朋友或当地艺人尽情歌唱舞蹈,时不时望望稻草屋顶、竹子墙、远处的庄稼地和溪流,仿若自己也变成了个古巴人,回到了千年前的巴人生活区,与他们一起田间劳作、相互打趣、苦中作乐。

 

 

 

  

巴人部落就如同走进了历史,走进了梦中那个遥远的巴国,巴山民歌余音袅袅,回荡在山谷中,韵味悠长。远离尘世的喧嚣,穿越时空对话巴人部落,让自己的心感悟一次安静释怀的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