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皋“五个三”机制激发干部“新作为”

发布时间:2020-07-07 08:13来源:当代陕西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各级党委政府形成了不少攻坚绝招——这,也是脱贫攻坚的一大成果。现在,贫困帽子虽然摘掉了,但攻坚经验仍可应用,攻坚成果仍可扩大,那种无坚不摧的攻坚劲头仍应得到保持。

今年2月,随着省政府宣布29个县(区)脱贫退出,岚皋退出贫困县序列,全县脱贫攻坚由此进入成果巩固、排查清零的收官阶段。面对这场硬仗的最后一战,岚皋建立基层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五个三”机制,紧盯最需要提升的短板聚力补强,为决胜收官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三加四亮”党员干部始终站在最前沿


“十三五”后,全县3万余名贫困群众搬进县城、集镇。针对搬迁群众遇到的迁出地、迁入地“两头管、两难管”问题,党组织在每个安置点亮出旗帜,帮助群众融入新家、克服水土不服。

推动党组织“全覆盖”,每个小区都有“主事人”。12个镇详细摸排安置点上的党员底数,健全党组织设置,动员搬迁入住党员转接组织关系,8个村(社区)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14个安置小区采取单独或联合的方式成立党支部,其余108个安置点党员挂靠邻近村(社区)党组织管理,让基层党组织始终站在扶贫搬迁安置工作最前沿。
构建“三加”治理体系,支部牵头下好“一盘棋”。发挥安置小区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建立“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党群服务中心”的协同治理体系,300户以上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或党员群众代表会,聘请物业公司服务、建立搬迁群众微信联系群、成立治安巡逻志愿服务队,新建成8个小区“党群服务中心”。民主镇明珠社区安置小区“党群服务中心”1450平方米,设立就业推荐、贫困救助申请等21种服务。年初以来,全县搬迁群众省外有组织返岗2342人,新就业9074人,1户至少有1人就业。
开展“四亮”共建活动,同心建设和谐“新家园”。聚焦县城安置小区住户多、管理难的实际,组织机关单位到社区和安置小区亮项目、社会组织亮身份、机关党员亮服务、小区党员亮职责,239个单位认领共建项目,建立社区工厂13个,解决搬迁群众就近就业700余人,37个文体社团到小区文艺汇演,26个志愿服务组织义诊义剪,年初每天近200名机关党员到小区协助疫情防控。在城关镇西窑安置小区,共建单位新建了社区工厂、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四点钟课堂,将最需要的服务送到了群众手中。


“三引三解”强壮村级集体经济


立足村集体经济基础差、动力弱的现实,岚皋将支部建设与其紧密结合,创建农村“红旗党支部”71个,依托党建资源为集体经济组织筑牢力量支撑、提供制度激励。

抓“先锋引领”,解决“不愿干”难题。95个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实现“三职合一”,561名村“两委”成员担任集体经济组织理事、监事,做到“有人干”;出台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激励性补助政策,当年经营收益达到5万元以上、能有序有效化解债务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允许“提取年经营收益10%、总额不超过10万元的资金补助管理人员”,充分释放了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活力,让人愿意干、有奔头。

抓“示范引领”,解决“不会干”难题。全县以“红旗党支部”为主体,启动建设36个省级集体经济示范村,整合1.68亿元财政资金支持108个村集体经济发展,今年3月在全市率先组织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村集体经济建设”专题培训。各镇以“红旗党支部”为核心,跨村联建相邻的薄弱村、产业趋同村,运用联合成立经营实体、入股共同经营等方式,分别建立1个村集体经济联建共同体,确保集体经济强村“吃得够”,弱村“吃得上”。

抓“导向引领”,解决“不敢干”难题。修订完善《党政干部容错纠错实施办法》,将“为促进产业发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出现一定失误或偏差的”纳入“容错纠错”范畴;发文对应予“容错纠错”的范围、情形专门明确,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过审慎考察调研、民主决策程序、依法依规经营后,因无法预料的市场风险、不可抵御的自然灾害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村集体资金、资产损失,不作负面评价,包容无意过错,化解镇村干部后顾之忧,鼓励其放开手脚、大胆创业。


“三问三答”下足“绣花”功夫


聚焦脱贫攻坚政策落实、项目推进,创新推行群众出题、干部答卷“三问三答”机制,确保好事办好、实事做实。

领导干部到点当面问、当面答,蹚进深水查鱼情。32名县级领导干部和23名镇党政主要领导,每年到村组院落、安置小区、项目工地召开“群众问、干部答”现场会,群众围绕就业、就医、上学等提意见,领导干部当面做解答,面对面承诺解决时限,累计召开答题会360余场(次),解决问题520余条。

基层组织在线网上问、网上答,网络会客零距离。各镇党委以镇或村为单位,建立联系服务群众微信群,每周确定1名负责同志在群内值班、1名干部长期值守,通过键对键进行群众问、干部答。去年以来,共计网上回应群众咨询3500余人次,收集群众反馈问题1200余条,网下代办便民事项1130条。

代表委员提前问、职能部门集中答,直面问题交答卷。围绕各县级部门履职尽责情况,每年组织“两代表一委员”提前收集问题,职能部门集中回答办理结果,11名县委常委向全委会汇报分管工作进展和全市排名,各镇和部门向“两代表一委员”述职,县发改局等6个经济部门面对面接受问政打分;主题教育期间,各级代表委员提意见建议65条,20个部门牵头办理整改到位。


“三联三助”发动联合作战


紧扣机关党建在资源、平台上的优势,全县机关、农村、社区党支部进行联建共建,通过联合开展党建工作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168名党员领导干部到村社区建立党支部工作联系点,134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一对一或多对一联系125个农村党支部、11个社区党组织,每年共同开展“六个一”活动,即以厚植新民风、培育身边典型为主题,组织一场树新风、培正气联谊活动;根据农村产业建设、社区和谐建设需要,每个机关支部认领一个共建项目,帮助找资金、搞服务;围绕“抓党建助脱贫、促振兴、强治理”主题,机关到村(社区)开展一次深度调研,帮助提供智力支持;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对支部联合组织一次讲党课活动;“七一”前后,共同召开一场组织生活会,通报机关包联村(社区)的工作情况,查找整改存在的问题,共同组织一场重温入党誓词、入党志愿书的“政治生日”,同步强化党员宗旨意识、提升党性修养。各机关党支部每年累计到村(社区)开展联谊活动150余场、上党课230余场,化解矛盾纠纷1000余起,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500余件,今年新落实魔芋种植1.1万亩,茶园管护4.2万亩。


“三单三考”层层传导压力


紧盯基层党建“上紧下松”痼疾,县委推行责任、任务、问题“三张清单”管理方式,对标“清单”考核党委(党组)书记、分管领导、专职组工干部三类责任主体,推动党建责任扛牢压实。

建立“三张清单”,全方位压实党建责任。根据党委(党组)书记、分管党建领导、班子成员和专(兼)职组织员承担的不同职责,制定标准清晰、任务具体、检查方便的责任清单,细化固定为15项具体工作;每月下发一份“任务清单”,每项任务都明确谁来完成、什么时间完成、完成到什么程度,重点任务时间按旬确定;每半年检查各镇和部门基层党建落实情况,对照15项具体工作、每月“任务清单”评定分数、查找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当面反馈给各单位立行立改。

考核三类责任主体,结果挂钩干部选任。综合各单位“三张清单”落实和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成绩,形成党建工作总体评价,评价结果与党委(党组)书记个人年度考核评优、分管领导选用调整挂钩;每年开展组工干部业务竞赛,依据竞赛成绩,结合单位党建总体评价,择优纳入后备干部。今年以来,7名镇党委书记晋升为四级调研员、一名提拔为副县级领导,8名副书记晋升职级,3名提拔重用,22名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镇干部获得提拔,16名组工干部纳入后备干部,1人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