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桥

发布时间:2009-10-16 00:00来源:本站原创

 

家乡的桥,形形色色,仪态万千,常常萦回在我的梦中。

最简单的桥,应该算跳石。这样的“桥”一般建在河面不宽,河水不太深的河中。建起来也很容易,每隔一步远放置一块石头,人从上面能跳过去就成。用做踏脚的跳石,一般都是就地取材,或利用河中已有的石堆,略加规整即可,这样搭成的“桥”,成本低廉,省时不费力,既便被洪水冲走也不可惜。但这样的“桥”虽然实惠,对老人和小孩来说还是不怎么便利的。因此,只要有人愿意出劳力,又有做桥梁的树木,人们还是喜欢那种两边有桥礅做支撑,中间搭上树木的真正的桥。建这样的桥,需要大量的石头垒砌桥礅,桥礅的高度和结实程度,取决于建造者的决心,一般要求至少能抵御中量级的洪水冲击,尽可能管用得长久一些。这样的桥,造价其实也不是很贵,除了石料,一般只需三、五棵原木即可。为便于行走,建桥的人往往会将原木略加捆束,上覆草料,填上泥土,这样走上去,脚下会感觉舒服一些,老人、小孩也能通行无阻了。

最富匠心的桥,应该是四面通透、可供行人坐歇的盖顶的房桥。在家乡,也有人称其为“凉桥”的。印象最深的是早年间横跨在石门盘河口的那座凉桥。桥面较宽,两边有木格围栏和长条板凳,供行人坐息观景,桥头石隙间蓬蓬勃勃伸出一团葱茏枝叶。因为有青瓦覆顶,夏可蔽日,秋可避雨,还可坐观南来北往的行人。小时候,每当走及此处,总要探头探脑流连一番,舍不得离开。记得从石门去榨溪的山路途中也曾有过一座凉桥,不知现在是否也已拆除。人们都管那地儿叫花房子,大概指称的就是那座凉桥吧。在我心目中,那些凉桥都是不可多得的风景,甚至可以说是乡土文物,应该得到保护的。

在石门的小沟乡,早年公社驻地附近有一座特别有意思的桥。由于河面较宽,又巨石错列,匠人们就在河中的巨石上凿出石洞,将圆木嵌插其中作为桥礅,于是一条高高的、长长的木桥便展现在路人的面前。那会儿我十来岁,刚看过一部名叫《奇袭》的抗美援朝战争影片,于是带一群小伙伴,将那座桥当作战场,经常玩“今晚十点钟,炸断康平桥”的战争游戏。只可惜,后来因为要在桥头一隅修建电站,那桥便被拆除了。

在家乡,要说最险峻的桥,当推石门大桥。石门口两山对峙,壁立如墙,石岚公路从山腰横切过来。在路的尽头,一桥凌空飞架,将东西两岸紧紧相连。驻足桥头下瞰:涧深水激,乱石穿空;环顾左右:岩畔松柏相望,风疾鸟啾。心境且高且远。

要说经久耐用,铁索吊桥无疑是首选。家乡的铁索吊桥大多集中在岚河、滔河一带。在安岚公路边,有一座吊桥名叫雪溪桥。一个很诗意的名字。每当从它的身边经过,都会产生一种想要亲近它的渴望,好想从桥面上走过去,顺着那个山口一直走进大山深处,看一看那里面的世界与我的想像有什么不同。位于莲花池畔的索拉桥,曾经是岚皋县城的一道可以入诗入画的风景,去年已被拆除。城建部门已对其重新规划,还是吊桥的模样,只是设计的比原来更加好看。四坪吊桥看上去也蛮风雅的,只可惜很快就要被一座水泥大桥取代了。

如今的家乡,拥有更多的是可以承载车辆的宽阔结实的水泥大桥。境内最为雄壮的是位于岚皋与安康交界的香河大桥。那是岚皋北去安康唯一的交通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