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皋风光》是本土摄影家邱仕君近期的一本摄影作品集,书中包括了岚宫山、神河源、千层河、岚河漂流、以及乡村风景等,著名散文作家黄开林为画册作了序。当我看到这本书的第一个印象是震撼,然后是冲动,同时也为自己天天看到这样的风景而喜悦和自豪。
的确,我们天天处在这风景如画的环境中,抬眼是山,仰头是云,低头是水,可能产生了视觉疲劳,所以也就见怪不怪了,虽然偶尔也会拿着相机,对着这些美景拍一些片子,但看来看去,总也不能令人满意,也从来没人用心琢磨,看了邱仕君的作品,从他利用光线、色彩、角度、构图等等,完美地表现自然美丽的风景,也展示出大自然最美的一面,显示出很高的创作水平。
风光摄影是摄影者广泛喜爱的种类,无论是大气壮观的云涛雾海,还是时尚品味的小景;无论是高山瀑布还是小桥流水,都是人们喜欢且欣赏的。当我们漫步郊外,伫立于山水间,随眼就可以看到手执相机的人,在对着“风景”拍摄,但这种随意的举动,实在难以拍出好的照片。但勤奋的邱仕君却凭着他的执着与努力,拍出了许多惊艳并让人感动的作品,多幅作品在国际国内获奖,但他从不炫耀这些,也从不以这些作为扬名获利的资本,他默默无闻的在自己的工作室,默默地努力。
因为他拍的作品常常在网站报刊上发表,很多人便在网上下载放大后挂在墙上,在街边的许多打字店、喷绘店,常常可以看到正在喷绘他的作品。按说,这涉及到版权问题,他完全可以为自己争取到合法的利益,但他总是一笑了之。有时甚至还会给人推荐自己更好的作品,从没有提出报酬,但会要求对方,把画面一定要制作得美一些,让他的图片能给人美的享受。
邱仕君的作品,基本上是写实的。写实的摄影,对创作者的审美能力、构图捕捉能力都是考验。摄影者在如何透过景物的表像,以七彩色光浑然天成地表现出变化万千的风景,必须要谙熟写实摄影独特的影像语法,掌握光线、曝光、影调、反差等要素的控制与处理,就像作家必须要熟悉语言语法才能写出优美的文章一样,而他在这方面做得尤为突出。
和他谈到拍片子的情景时,他不仅会谈一些自己抓拍雪景、云彩、流水的经验,也会谈到为了拍一个日出,在山上苦等五天;为了拍金顶云海,他更是等了十多天,天天吃方便面;为了拍好雪景,他几天住在山洞里,在寒冷的夜晚差点被冻僵。现在,当我们看到这些精美的图片时,除了惊叹于他的技术、设备,更佩服他的吃苦精神和为艺术不畏一切的胆识。
邱仕君的风光摄影,不是停留在纯自然纯风景的世界,他刻意加入了许多人文的因素,如南宫山的“叶落空境”、神河源的“临池补妆”、“秋池竞渡”还有“岚河潮流”、“巴山人家”、“金色家园”等,我想这是作者用镜头将自然界、人类文明和创作者的思想融入画面。因此,我想到了“自然和谐”这四个字,作为我读他的摄影集的主要感受。
在《岚皋风光》里,云雾被应用得恰到好处,也常常被作为点晴之笔。其实,从科学的角度讲云雾霞光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飘浮在空气中,在不同的高度因阳光的照射下呈现的不同色彩。在南宫山的图片里,像“秀色天成”、“佛光普照”、“仙山春色”、“雾锁仙山”都很好的利用了云雾的陪衬,而“霞染南宫”、“旭日东升”和“云海雾涛”更是把云海霞光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一片彩色的云霞中,一轮红日喷礴而之,就在那一刻,霞光四射,金辉闪耀,波澜壮阔的云海一铺万顷,千沟万壑都淹没在云涛雪浪里,红日掀开云幕,撩开了霞帐,披着五彩霓裳,象一个飘荡的宫灯,冉冉升起在天际,须臾间,金光四射,群峰尽染,好一派壮观而神奇的金顶风光。
山是雾的依偎,雾是山的精灵,金色的霞光令人产生了无限的遐思和联想,也给这神秘的南宫山增添了无限的动感,就象画家的点睛之笔,在你的心灵上引起共鸣,诱发你产生新奇的联想和希望,从而激发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巨大热情。
在《岚皋风光水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从“林泉之约”、“巴山水乡”、“水天一色”、“红叶知秋”可以看到水的柔美、纯洁,而“红叶遮瀑”、“白龙出岫”、“林泉若镜”、“吐气若虹”、“溪流如帘”等更是通过曝光的技巧,把巨石、深潭、红叶、溪流、瀑布表现得更加壮观,读者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画面上那悠悠的溪水、静静的深潭、飞流的瀑布,洗去浮躁,冲去烦恼,感受到一种返朴归真的从容和悠闲,时间仿佛在这里静止凝固了,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暇想。
有人说:同样的一首曲子由不同人演奏,韵味意境往往相去甚远,有人奏得了无生趣,有人却奏得犹如天籁。在阅读邱仕君的《岚皋风光》中,你会真切地体会到这一点。面对同样的景物,有人只能反映出景物的外表,他却能深刻地揭示景物的内涵和生命,拍出风景中的灵魂和魅力,所以他贡献的绝不仅是影像,更重要的是,他们贡献了良心和道义、视野和触觉。他用一种优雅的审美理念,传承着摄影者的使命,用自己的镜头,展示家乡的美丽风光,反映了他对家乡的挚爱和对自然、生态和环境的关注,表达了浓郁的爱乡之情。
我们衷心地祝愿他的镜头下,能拍出更多更好的美丽风光,为家乡的旅游产业增晖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