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逝去的风”——写给在7.18洪灾中牺牲的年轻干部温光旭

发布时间:2010-07-23 00:00来源:本站原创

 

如果月亮逝去了,可以在星空中找回来;如果雨滴逝去了,可以在云朵下找回来;如果影子逝去了,可以在阳光里找回来;如果风儿逝去了,可以在树梢上找回来。

可是啊,如果风儿被无情的泥石流吞噬了,又该如何找回?

为什么,他要将自己的QQ网名取名为“逝去的风”?多么忧伤的名字,多么超脱的情怀,多么年轻的生命。

难道,冥冥中,他早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我试图在放学的路上找到他。那时,他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小孩子,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一天放学的时候,大雨倾盆。他高兴自己的书包里,还装着母亲早晨备好的雨伞。半路上,在无意回头的一刹那,同村同路的调皮蛋豆豆,正淋的像个落汤鸡。他急切地大声呼喊快点,快点。然后,两个一块儿并肩回家。母亲看在眼里,高兴地笑了。在放学的路上,我寻到了他友爱的影子。

我试图在商店的台阶找到他。那时,他已是一个活波可爱的青少年了。有时母亲在菜市场卖菜到中午,没时间给他做饭。他就自己动手,做好了饭,给母亲送去。和母亲一块买菜的人,都夸他是个好孩子。一次,他看见屋后眼瞎的李大爷,去商店买东西。拐杖移动了很多次,也没移动到最上面那个台阶。是他,搀扶着李大爷买好了东西,还把李大爷安全地送到家门口。在商店的台阶,我找到了他善良的脚印。

我试图在无奈的车站找到他。那时,他都上大学了,在汉中市的一所高校里。放寒假了,同学们一个比一个急的往车站跑。就在售票厅买票的时候,同行的同学发现车费钱弄丢了。他主动掏出自己剩下的仅有的20元钱,帮他买了车票。到了安康,不得不找亲戚,借下两个人下一程的车费。后来,同学的父母带着1只公鸡和50个鸡蛋,特意来感谢他,他拒绝了。说,我虽不是富家公子,但朋友有困难的时候,主动帮一把,是应该的。在无奈的车站,我听见了他坚定的声音。

我试图在繁华的街头找到他。那时,他大学已经毕业了,一个壮志满怀的小伙子啊。他立志要创下一番大事,只身去了南方,在那些城市里,不停的应聘,不停的面试。企业里的那些事情太简单,所学的专业知识也无用武之地,而老板更嫌他没什么实践经验。他又辗转回到西安,租下一间10平米的房子,买了一床被子,半边垫,半边盖,天天买报纸,寻找招聘单位。终于,在一家物流公司找到了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在繁华的街头,我碰见了他锐意的目光。

我试图在摆满的书桌找到他。那时,他已经找到了另一份更加满意的工作,成为了一名乡干部。一个人在岚皋西部的一个最边远的乡镇上,父母都替他操心,一心想让他回城工作。他却恰恰相反,不仅很反对父母这种想法,而且,非常热衷在基层这种能锻炼人、磨砺人的工作,还交了不少的农民朋友。乡下,下班了,没什么可娱乐的,他就自学会计学,桌上摆的,全是那些书。希望有一天,可以考上会计证。尽管他大学学的是和会计学毫不相干的工商管理专业。在摆满的书桌上,我看见了他智慧的双眼。

我试图在大雨的村口找到他。那时,他已经是一个预备党员了。并且,被县里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看重,并通知他星期一就可以到新单位报到上班。从星期五开始,大雨开始瓢泼般的下。星期六,原本是个休息的日子,而他一直担心着包挂村上群众的安危,不顾稀泥乱滑,急匆匆地赶回乡上。来不及片刻休息,便直奔新风村,组织群众疏散撤离。然而,在撤离三组最后一户群众时,身后大片的泥石流瞬间奔涌而下,挟裹着他冲向了远方……周围的群众奔走呼告,为失去这样一位年仅26岁的优秀年轻干部,失声痛哭。从此,家人再也没有拨通他的电话。在大雨的村口,我触到了他无私的心灵。

……

我不停地追寻,不停地追寻,总希望可以把他找回来。然而……

不,他不是风,他没有逝去。他是江面上醒目的灯塔,为来往的船只指引着航向;他是广场上挺立的雕塑,让每一个行人仰望,膜拜………

是的,他不是风,又怎么会逝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