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年前,一大批知青轰轰烈烈地来到农村,与农民兄弟一起战天斗地,在中国历史上挥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四十四年后的今天,就在人们渐渐淡忘这段历史的时候,大学生“村官”,这样一批新时期的知识青年,肩负起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使命。
在岚皋,有这样一名大学生“村官”,她叫汪本珍。2008年8月,小汪刚刚大学毕业一个月,恰逢堰门乡团员村两委换届,穷怕了的乡亲们,在这个22岁的女大学生上寄予了厚望。刚迈出校门的汪本珍,被高票当选为堰门乡团员村的父母官,成为了全县最年轻的女村主任。2009年9月,汪本珍参加了大学生“村官”的考试,一路过关斩将,又成为堰门村党支部书记助理。不同的担子,却肩负着同样的信任和希冀。
小汪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全村155户进行了走访,不通公路,饮水困难,住房简单是堰门村面临的三大难题。
要致富,先修路,说干就干。堰门村没有村集体积累,要完成8公里村道的打底子工程,钱,成了一个大问题。尽管村民集资的热情很高,可几十万又怎么能在短时间内凑齐。每次从工地上回来,累瘫了的小汪最奢侈的想法就是在软软的席梦思上好好地睡上一觉,可是想着第二天挖掘机的肚子是空了,没办法,她只有利用晚上的时间,和其他村干部一起,打着手电筒,分头去收剩下的集资款。有些农户实在交不起,只好装作没有听见,硬是不开门。一片漆黑的山村,小汪又怕又累,孤零零地站在村民门口,不知道流过多少次委屈的泪水。修路的200多天里,搬石头、抡锤子、抬竹筐……小汪是样样都干。哪个女孩子不爱美?可小汪硬是磨成了一手的血泡,俨然晒成了一个“非洲姑娘”。
零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晚七点,是堰门村召开“升级晋档”和林权制度改革宣传动员会的日子。当小汪大汗淋漓地爬上半山腰组长家的院子时,墙角“嗖”地窜出一条狗来,小汪的左腿被一口咬住,顿时鲜血直流,闻讯赶来的村民坚持要把她送往村卫生室。可是,为了不让20多个村民等自己一个人,小汪擦干眼泪,忍着疼痛,用盐水简单地把伤口清洗了一下,坐下来就开会。因为她深知,在农村组织召开一次会议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今年年初,岚皋县委组织部在大学生“村官”中启动了“双定双培”试点活动。于是,在堰门雪溪粉条厂,又多了小汪跑前忙后的身影。厂里的老李逢人便说:“汪本珍这个村官,跟咱亲闺女一样,没外心。”
小汪在日记中感叹到:“不下农村,不知村官累,调解邻里纠纷、动员计划外妇女做手术……哪样事都得干好,可哪样事都不好干。”除了日常的村务工作,小汪还负责堰门乡全乡的党建、宣传、妇联和工会等工作,虽然工作任务很重,但她却样样干得出色。在今年市委组织部表彰的11名优秀大学生“村官”中,她是唯一一名09届村官。
谁说女子柔弱娇气不如男?谁说80后虚浮、垮掉、没有社会责任感?谁说大学生“村官”文绉绉、没经验是个青蛋蛋?在岚皋,在堰门,在汪本珍身上,我们找到了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