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知不觉中,已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二十九个秋天,却依然那么热爱,“对于美的东西,恐怕一辈子都是热爱的”。的确,我喜爱秋天,并非不欣赏春的温柔,夏的浪漫,冬的雪洁。只是,与它们相比,我更欣赏秋的深沉,磅礴,凄美。对于秋天,我有着一种近乎迷恋的心情,因了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愿因。在那些纷飞的枯叶中可以感受李易安的淡淡惆怅,在醉红了的枫叶中领略着王实甫笔下的切切凄美,还有“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所描绘的深深离愁。秋天于我,是一杯香醇的美酒,一到秋天,我便醉了,心醉了,醉心于秋天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秋天,无论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在上学时,最欣赏这篇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爱极,就试着把它背了下来,后来,在读到那些凄美的文字,心里总有总一种莫名的感动。再后来,季节一进入秋天,就会想到那篇文章。其实,我又何尝熟悉文学呢?只是想往他笔下的北平秋色罢了。那些描写槐树的落蕊,西山的虫唱,谭柘寺的钟声,香山的红叶的文字,莫不时时印在我心灵的素宣上。每每秋天,是我一年中最开心的日子。总喜欢躺在长满野刺玫的山坡上晒太阳,仔细品味阳光的味道。或者,曲臂为枕,休憩一会,并且猜想醒来的时候,阳光堆积得有多厚,再或者,坐在新刈的稻草上,对着远处的青山,托腮沉思,还有,在一个秋日里的黄昏,什么也不为的避开嘻闹的小伙伴,独自一人爬上屋后那座山上,等我气喘吁吁的赶到破顶时,往往被一种说不清的美所感动。(直到长大成人时,才发现感动自己的原来是秋的那种凄清美)。独自一人坐在山顶的巨石上,欣赏着,感动着,欢欣着。极目之处是山,藏青色的山,连绵逶迤,起起伏伏,深深浅浅,远远近近的山,无声无息的伸向远方,伸向另一个未知的世界此时。夕阳正和这个世界做最后的告别,她挥了挥衣袖,便绘出了几抹云彩,欲舍还留,欲语还羞.在不远处,有几只不知名的鸟儿正朝着那欲燃的红枫奋力飞翔,想必那里有她爱恋的家,呵,鸟儿,你缓缓的飞,已经没有雷鸣把雨季赶催……
如果把秋天比作一位多愁善处感的女子,那么秋天的水便是不需她的善睐明眸,而秋天的山便是她清瘦的身影。此时的江水既清且纯。静静的流向远方,她从大山深处走来,不需喧闹,不需张扬,就那么静静的,静静的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她不用大红大紫,就用那种蓝得透明的色彩,摇靥出一派的清纯。雅致,在岸边,稀稀落落不经意的长着几茎卢苇,灰白色的絮在秋风中无助地飘着,显得落寞而又恣意。旁边有一群戏水的白鹅,驼着一背金色的夕阳正蹒跚着上了岸,也许还有三两只翠鸟,停在礁石上,在相互梳理着羽毛,渡口旁已没有送别的人群,想必那些胸前别着祝福的人群已幸福地远走,只留下那只曾乘载他们的小船泊在那儿,随着水流任意东西,真是“野渡无人舟自横”了。
陕南的秋天是那种标准的“已凉天气未寒时”。尤其在早上,凉风习习,更给人带来一丝寒意,独自走出户外踏秋去,去品尝那份秋的意境,那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凄清。空灵,早上的空气是潮湿而清新的,有时象经过牛奶洗过一样,“寂寞吾桐院深深,锁清秋”,秋日的晨露打在吾桐叶上,发出“滴”、“答”之声,和着秋虫的吟唱,便谱写出一阕有关于秋的词;清秋一点,残红半点,心情半点。
呵,秋天,这成熟凄美而又感伤的季节,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放弃一切,纵使阴晴风雨,随你而歌,即使变成一滴雨,雨也萧萧,即使化着一缕风,风也瑟瑟。
只因我心已醉,醉在这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