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武当胜景,感受道家文化精髓,一直是我多年的夙愿。辛卯年的深秋,随着一个名曰“中华道廉文化理论与实践交流研讨会”邀请函的传来,我便踏上了到武当行程。
旅行都渴望有一个晴空万里的时日,这次前往道教圣地武当山,淅淅沥沥的细雨总缠绕着我,出门是雨,开会是雨,游览山川是雨,匆匆返程还是与雨纠葛在一起,秋雨,是我这次旅程中最核心的语汇,也正是这一场秋雨,使他成了清洗我心灵的圣水。
刚刚出门,因长时间的绵绵细雨,汽车一直在塌方不断,遍地山石的公路上艰难行进。随着火车到了秀美的鄂西,到了美丽汽车城十堰,到了道教神帝武当山脚下,上苍似乎是在满足我的心愿细雨仿佛退缩了回去,云彩睁开了咪咪惺忪的眼,面对这样放晴的天气变化,我内心不自觉地感到一种庆幸和满足,因此,我一到宾馆,已经劳累了大半天的我,就懒洋洋的进入梦乡,一觉醒来,已经是凌晨时分。
按照安排,第二天一早是组织参会的专家学者在宾馆前院合影,因为不大不小的秋雨在夜间偷偷降临,近二百号人的合影只得退回到室内,原本设计研讨会徽标做背景的精心安排就这样泡了汤。这个时候,原本满怀信心的我,也随着上苍播撒着清凉的秋雨,内心也不自然有一点着凉的感觉。
这一天的活动,组委会把时间塞得满满当当。照相、上武当、开幕式、文艺晚会,等等等等,这一切都在秋雨绵绵中紧凑的进行。面对这样的天气,我知道原来的期盼一定会因为这秋雨打上折扣,在集体合影的时候,组织者首先讲的不是合影的安排,而是说明上武当山游览因为大雨路面湿滑不安全计划要做“小”调整,天柱峰去不了……同时委婉地说,如果有谁希望完完全全的游览武当山,天气转好后他们再做专门的安排。听到此,我明白这都是因为秋雨才给大家一个婉转的解释,也是因为秋雨使得游览线路一种进行的自然更改。
组织者告诉我们,山上很凉,要多穿点衣服,同时,他们还发放了雨披。就这样,在蕴藏着梨香的秋雨的气息里,我们乘上早已安排妥当的汽车,瞬间就钻进了由丝丝细雨编织起来的大网之中。
汽车在细雨中缓缓行进,没几分钟,我们就进入了武当山景区。为了能更多的体会一点道教圣地的灵气,我一次又一次地擦拭着道道雨痕的车窗,极力的睁大自己的双眼,尽可能的多看一眼这神奇武当一草一木,然而,秋雨中的武当,我不仅以为秋雨让人看不透前方万千秀色,那犹如轻纱缕缕的云雾已将整个车队完全笼罩,飘飘悠悠,朦朦胧胧,车窗外面已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一切,不得不让我放弃原有对武当山观光的那种遐想,下意识里感到某种缺憾和无奈。
第一站是武当山的磨针井,就是铁杵磨针典故的发祥地,又名纯阳宫,现在这里已经更名为道廉观。蒙蒙细雨里,我兴奋地走进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清咸丰年间重建,上世纪八十年代修葺如初的建筑群。其实,说这些建筑很壮观,也只能从导游员的介绍中感受到这样的情景,因为秋雨绵绵,特别是浓浓的迷雾,在视线几乎只有咫尺的环境里,仅有数十间建筑的磨针井,我无法看到完整的轮廓。也因为这个原因,有些失落的我,只好一处一处的倾听导游关于这座宫殿的昨天和今天的故事。当我走进模拟铁杵成针的雕塑前准备留影时,从雕塑顶端的楼阁房檐滴下了数珠晶莹剔透的滴水,啪啪的落在我的脑门,此时此刻,我仿佛被眼前的故事所震醒,的确,做什么事都会面临曲折,实现它都需要刚强毅力,需要克服重重困难。
根据刚刚更改后游览武当的计划,第二站到太子坡。导游说,从磨针井到太子坡需要二十多分钟的车程,为了更好的游览,她建议我们闭目养神休息片刻,而我总觉得,到武当虽然距离不算很远,到这里一次实属不易。因为这样的理由,我的双眼不仅没有合上,相反两只眼球却睁大了还想睁得更大,老是不死心的希望多记录一些车窗外的一切讯息,然而,这秋雨,这漂浮的云雾,让我原有的渴望不得不一点点消减,自己,还有整个汽车里的人,似乎都因此远离了尘世,飘飘渺渺的悬浮在另一个世界里。
在我沉浸在无限美妙的遐想之中时,导游员告诉我们,游览计划再一次更改的消息:先前往紫霄宫后返回时再到太子坡。随着这样的更改,在我的游览思路还没有得到及时调整的当口,所有游览的车辆已经齐刷刷的停靠在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建筑群前,我知道,新的目的地到了。
秋雨还是不停地下着,云雾也比磨针井更浓。传武当山不仅有箭镞林立的72峰、绝壁深悬的36岩、激湍飞流的24涧、云腾雾蒸的11洞、玄妙奇特的10石9台。主峰天柱峰被誉为“一柱擎天”,形成“万山来朝”的奇观。更难得的是古建筑群规模宏伟,气势磅礴。唐至清代共建庙宇数百多处,庙房数万间,明永乐年间大建武当,史有“北建故宫,南建武当”之说,形成9宫、9观、36庵堂、72岩庙、39桥、12亭等33座道教建筑群,嘉靖年间又进一步扩建,形成了“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的“仙山琼阁”建筑奇观,犹如我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展览。今天,在秋雨中来到久负盛名的紫霄宫前,内心虽然充满了自豪感,但隐藏在秋雨浓雾中的雄伟的建筑群,只能让我在现实中去遐想。
因为雨,更因为这弥漫的雾,要想在我的大脑中记录下完整的宫殿全貌已经不可能。我只有紧紧跟着导游员,沿着古人铺设的石阶,沿着按照“真武修仙”的道教故事,因山就势,错落有致,前呼后应,巧妙布局的宫殿群,沿着或建于高山险峰之巅,或隐于悬崖绝壁之内,或藏于深山丛林之中的各式阁楼,只要到了武当山,就一定会为这里的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而赞叹,就一定会被这里庄严肃穆,神秘飘逸宫殿群所称道。
匆匆游览了紫霄宫,在我憧憬着欣赏太子坡美景的时刻,导游员的再一次游览计划更改:因为已经是午餐时间,下午是研讨会的开幕式,太子坡的行程取消,虽然这个结果让我内心再一次一沉入谷底,但我知道这次行程不是游山,工作主题是学术活动。
在研讨会的两天时间里,我一直关心着武当山的天气预报,就是在休息的夜晚,也总是竖着双耳,渴望着秋雨早点停下来,因为还有天柱峰、金殿、“治世玄岳”石牌坊、南岩宫、玉虚宫等许多景点我向往着去游览;因为有誉为“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的玄妙飘灵武当武术我渴望着去感悟,因为具有中庸、委婉、庄重、典雅神韵的武当道教音乐我梦想着去探究,武当传说故事、武当的民歌、武当的民俗风情,等等等等,这里丰富多彩,异彩纷呈的一切,一直是我梦寐以求追寻的东西,然而,从白天到夜晚,从夜晚到白天,武当山的雨总是漫不经心的下个不停……
面对这样的情景,我甚至在一个大雨不断地午后,邀了一位学者步行上了一段山,不过只走了短短的数百米距离,就让不大不小的雨把我敲打了回来,不过,在这一次,因为这湿漉漉的武当秋雨让我幡然醒悟:道家不是倡导顺应自然、道法自然吗?不是推崇知足不辱、清心寡欲吗?不是提倡上善若水、与世无争吗?不是讲求无为而治……等等等等,眼前闪现出的一个又一个道家真言让我惭愧不已。
武当山不仅仅是道教的圣地,是修炼的法场,更重要的是洗涤人心灵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