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鸭子浮在水面,而做鸬鹚沉到水底。”
扑下身子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群众中去!
龙年早春,一场“机关干部下基层、三问三解惠民生”实践活动在岚皋大地如火如荼展开。
一时间,广大党员干部走出机关,奔赴村组,走进田间,住进农户,面对面交流,手拉手亲近,心连心沟通,实打实解难,处处涌动着干部们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的暖流!
根子扎进基层,干部在一线磨炼
春节前后,陕西全省兴起一股干部下基层的热潮,以“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为主题的“三问三解”活动在各级机关火热展开。
岚皋跟紧步伐,及时召开动员大会,各县级领导、乡镇书记,机关部门、人民团体、驻岚单位一把手及后备干部500余人悉数参会,县委书记动员讲话,县长安排落实,号召广大干部扎根基层,在更宽广的舞台上施展才华,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岚皋以这样的场面打响了“三问三解”第一枪。
县委在《实施意见》中明确了各级干部“三问三解”的侧重点,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围绕开展一次走访调研、找准一条发展路子、落实一批民生项目、进行一次政策宣讲、形成一项长效机制“五个一”深入基层,做组织的带头人;部门机关干部围绕开展一次走访慰问、确定一个增收项目、解决一个发展难题、培育一个产业大户、组织一次产品推销“五个一”开展工作,做活动的执行人;基层干部围绕结对一个帮扶对象、制定一个增收规划、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化解一个矛盾、开展一次爱心奉献“五个一”进行帮扶,做群众的贴心人。
为力求实效,岚皋将“三问三解”与正在开展的“五个全局抓”(全局抓项目、全局抓企业、全局抓招商、全局抓旅游、全局抓三创)、“双千帮扶”(千名干部送温暖、千名老板献爱心)、“双千包抓”(千名干部抓项目抓招商抓企业、千名干部抓产业抓创业)等活动有机结合,服务对象直指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群众,尤其是困难较大、意见较多、问题突出的群体。
各级各部门自觉把“三问三解”活动作为深化创先争优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带头深入农村调研指导,带头抓点示范,机关干部扎根基层一线,督促春耕,规划产业,化解矛盾纠纷。据统计,全县共建立县级领导联系帮扶点24个,科级领导联系点264个,抽调411名科级领导包抓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和特色产业,1123名干部参与“双千包抓”,1535名党员干部和个体老板与1304名困难农户和243名困难职工结成了帮扶对子。
话筒交给群众,作风在一线转变
“今天你下基层吗?”,这是“三问三解”活动开展以来,岚皋机关干部之间频次最多的问候语,争着下、比着下的服务基层氛围日渐浓厚。
“这次来主要不是听工作汇报,而是专门帮你们解决困难和问题的。”没有寒暄和客套,
唯有“深入”才能“心近”,唯有“心近”才能“生情”!在“三问三解”活动中,岚皋各级机关干部以坦诚的态度、真挚的话语、深厚的感情,不仅赢得了群众的口碑,更在百姓心中树起了丰碑。县司法局三进宏图水电开发公司,积极调解企业在征地拆迁、改扩建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矛盾纠纷。县疾控中心为包挂村送去
与此同时,省市部门第一时间奔赴挂联镇村,积极开展“三问三解”活动。石门镇松林村是市委组织部和市老干部局的挂联村,包抓以来累计为该村协调发展资金160余万元。市人社局、林业局、国土局不仅为挂联村制定了发展规划,送去了项目资金,还对村民急需解决的滑坡治理、通村示范路建设等问题多方衔接,争取立项解决。
科室搬到农村,发展在一线推进
倾注真情,办好实事。县委制定了《干部下基层考核管理办法》,将“三问三解”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与年度考核、干部选拔、晋职晋级、评模树优挂钩,并统一印制了3000多本“三问三解”《工作纪实》手册,发放到每名干部手中,建立了一对一的联建帮扶台账。
民意在一线掌握,政策在一线落实,发展在一线推进。
村主任冉远金介绍,陈尔村2006年起尝试种植魔芋,几年时间发展到1200多亩,但由于病害侵袭,三分之一的魔芋烂在田里。“种芋精选,施足基肥,高垄栽培……”村民将“刘魔王”团团围住,聚精会神地听他讲课。“对照专家讲的,我肥料上多了反而伤了魔芋。”村民何世延终于知道了去年4亩魔芋烂掉1吨多、种子都不够的原因。
开阔村民视野,突破思想障碍,理清发展思路,上门排忧解难,这是官元镇实施“双十工程”(管理十个一,服务十个一)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三问三解”活动开展以来,全县下基层人数3069人,联系服务群众2459名,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2100余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050件,落实发展项目100余个。
发展向上攀登,感情向下扎根。“三问三解”为岚皋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引领各项事业步入跨越发展快车道。一季度,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亿元,同比增长15.1%;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同比增长30%;财政总收入4750万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805元,同比增长20%,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安岚二级公路、碗场坝生态广场等20余个民生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南宫山南线服务区、千层河景观桥建设进入冲刺收尾阶段,一批渔业养殖、畜牧生产基地镇、示范村相继建成,完成春季义务植树58万余株,绿化造林1.2万亩,奏响了一曲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激昂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