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皋县“无缝对接”,实现服务群众工作全覆盖

发布时间:2013-11-25 00:00来源:本站

岚皋不断探索创新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逐步形成“干部全员参与、群众全面联系、纵到底横到边”的联系群众工作新格局,实现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全覆盖、常态化。

建立三级便民网络,让群众动嘴干部跑腿。一是健全服务网络。县建立政务服务中心,镇设立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成立便民服务室,实行“一厅式办公、一窗式受理、一条龙服务”,健全了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二是编制《农村基层干部服务群众工作指南》,发放至全县所有乡镇、村社干部和每家每户,切实让干部明白怎么干、群众明白怎么办。三是创新服务形式。在各镇、村(社区)设立便民服务热线电话,配备专业代办员,对于群众一般事项无偿代办,对复杂和特殊事项按照“一包到底”提供全程服务;镇机关干部利用每月“集中民情了解日”沉下村(社区)倾听民意,了解民需,代办民事,真正实现“村民不出村、便能办成事”。

实施三类帮扶活动,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帮扶。一是机关干部帮扶贫困户。县、镇机关干部每人包连一户贫困农户或困难职工,指导帮扶对象制定发展目标,从资金、技术、项目、信息方面进行帮扶,使其真正脱贫致富。二是教职员工结对留守儿童。教育系统按照“1+1”或“X+1”模式,积极组织教职员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建立长期帮扶关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三是医务工作者结对老弱病残群众。医疗卫生系统以医院科室或各镇卫生院为单位组织医务工作者结对帮扶老弱病残或困难群众,建立“残弱家庭档案”,采取减免挂号费、医疗费、定期免费体检、康复指导、赠送药具等方式,切实减轻群众经济负担,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建立三项保障机制,将服务口号化具体行动。一是建立承诺公示制度。各单位及帮扶责任人紧密结合帮扶点和帮扶对象的实际,就帮扶事项和完成时限进行公开承诺,制作承诺公示牌,接受群众及社会的监督;二是建立群众评议制度。通过设立意见箱、电话征询、集中评议等方式,听取群众呼声、收集民意,采取日常评议、阶段评议、年终评议等方式,组织群众对联建单位、帮扶人进行满意度测评。三是建立督查考核制度。将推进群众工作全覆盖纳入党建组织工作年度目标责任,实行动态跟踪考核和年底集中考核。把组织评价、社会评价和群众评价相结合,尤其把群众对帮扶人、联建单位的评价作为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