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我考起了,下周一就到官元镇报到,总算了却了一件大事,你快回来吧,商量下我和丹丹结婚的事……”日前,岚皋县花里镇26岁的大学生村官
据统计,5年来全县共选聘大学生村官105人,其中78人已全部实现有序流动。78人中,1人提拔为副科级领导,51人考取事业单位,15人考取公务员,6人考取选调生,2人考取企业经营管理人员,3人创业从商。
自2008年该县首批14名大学生村官踏入村里第一步起,县委及县委组织部的负责同志就在思考,“娃娃们都是刚出学校的高材生,黄瓜还没有起蒂蒂,却如脱缰野马一般,必须给他们施压加担,让其尽快沉下身子、融入社会,在基层苦练自己的看家本领……”
原滔河镇大学生村官陈鹄宇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担任村官时,县委组织部给他在镇上明确一个政工岗,联系了一个上访户,并协助完善锺家河坝安置小区项目资料和前期协调工作。同时,还在村上为其确定了创业岗,主要包抓友谊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结对帮扶魔芋种植大户郭庭国。“来回辗转于村镇,虽然略感疲惫,但却非常充实,综合素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小陈回想起村官的日子,欣慰的说到。
经过两年的锻炼,小陈不仅被当地群众认可,而且村支书吴先东也对其赞赏有加:“在小陈的努力下,村上的老上访户已息事罢访,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现也已发展社员百余人,生产的糯包谷花等土特产远销县内外,娃娃虽然通过考试到镇上当民政所长了,但是我们还是强烈要求他来包我们村……”
在开展“双定双培”工作的同时,县上同步推进“三十工程”,每年在大学生村官中公开推选10人担任镇长助理、10人到重要岗位进行实职锻炼、10人担任镇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以此推动村官们迅速成长。
原溢河乡溢河村大学生村官,说起“双定双培”和“三十工程”颇有感触,谈及于此,他激动地神采飞扬:“2009年我与村民王润业合伙创业发展网箱养鱼47箱,年收入达7万余元,这一带动可是不得了, 全村发展水产养殖大户50户,仅此一项全村人均增收1500元,现在我虽然在镇上工作,又抽调到县党群核心部门,但是每每在街上遇到村上群众,他们还是会拍着我的肩膀,竖起大拇指晃个不停……”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唐晓林告诉笔者:通过“双定双培”、“三十工程”工作的推进,累计计算,全县105名大学生村官共联系上访户105户、协跑项目105个、包抓企业105家、结对产业户105对。在105人当中,1人提拔为镇班子成员、1人当选为省党代表、1人被推选为县政协委员、4人成为产业带头人、56人成为其单位业务骨干、16人选进村“两委”班子,并有5人担任村支书或主任。与此同时,积极扶持3人自主创业,其中铁炉镇大学生村官喻开峰的水产养殖场,年产值已达200万余元。
事实证明,“双定双培”、“三十工程”的实施,即调动了村官们工作的积极性,也为村官们在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搭建了攀登的阶梯。
“10月10日,星空。……每次参加完县上的村官培训,都能感觉到自己得到了升华;每次接到县委组织部打来的电话,都能感觉到一股股暖流在心间流淌;每次和镇上领导一起促膝而谈都会受益匪浅……”翻开花里镇大学生村官王彦的日记,透过字里行间,笔者嫣然看到了在岗的27名大学生村官和华丽蜕变的78名前任村官,正沐浴在温暖阳光下沿着一条笔直而宽阔的道路跨步前行……
正是由于岚皋在培养村官方面的系列有益尝试、探索,才孕育了105个梦,成就了105个美好的未来。如今,他们或成为本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或成长为农村产业带头人,他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更是被广大干群口口相传。他们正埋头前行,一边历练自己,一边为美好岚皋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