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堰溪街,是在妈妈寄给我的信封上。
那洁白如玉的纸张,蓝中泛黑的墨渍,再加上母亲那娟秀的笔迹,那切切的关爱,是我今生今世都难以磨灭的记忆。记得那时,自己还是个丰颊黑睛的小女孩,上小学四年级。母亲因了种种原因,在四川呆了十年后,又回到了陕南这个美丽的小城。年幼无知的我,做梦都想知道她在什么地方,过得好不好。要知道那些日子里,既没有电话,也没有手机,更没有电脑,从川东盆地到陕南巴山,青山隐隐,绿水迢迢,于成人来说都是远行,何况于当时的我?只知道母亲在很遥远的地方,我望穿秋水、望断天涯想要知道她的消息。知道我接到那封信,我看到母亲那陌生又熟悉的字体,在寄信人地址那栏写着:陕西省岚皋县堰溪街,因为前面的省份和县份我都听妈妈说起过,唯独“堰溪街”是很新鲜的词。我小小的脑袋有着大大的问号,我妈妈就住在这条街吗?堰溪街是什么样子的呢?那里有绕街而过的堰塘和清澈见底的小溪吗?于是,一个谜一样的问题,伴随了我的整个童年。当我累了、受委屈了,我就想想堰溪街,因为那里有我最亲、最爱的人。是红尘宿命也罢,是上天注定也好,我和堰溪街的缘分从此而结下。谁曾想,这一结,竟是长长的一生。
及至长大成人后,来到这个美丽的小城,看见了堰溪街。虽是初见,却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想起宝玉初见黛玉时,从她的眉间眼底中读出了那份亲切,于是说“这个妹妹,我在哪里见过的。”有些人,一眼万年,有些情,一生牵绊。我和这条街的缘分大概也是如此吧,虽然,她虽然没有美国唐人街那样有名,也没有法国香榭里大道那样浪漫,英国牛津大道那样文艺,可我还是对她一往情深。这是一条窄窄瘦瘦的小街,两辆轿车并行都很困难,正因为如此,这里才有着都市里难得的悠闲、静谧。人们在这里可以暂驻自己飞奔的脚步,充分享受慢生活。街道两旁有房子,有高楼大厦,大部分是机关单位,气势非凡,彰显着现代文明。也有私人住家,装饰新潮,温馨而洁净。偶尔还有三两间土胚房,似乎有点不合时宜,但也许是主人有着很重的乡土情结,不愿住楼房,也许是待拆迁的房子。那古老的石板瓦、那结实的墙体、那古朴的窗棂,足以勾起一代岚皋人遥远而温馨的记忆。
小城街道不是很复杂,沿着新街往上走,在县医院附近有一个三叉路口,向西坡方向分出的是迎宾路,往南方延伸的就是堰溪街了。她是很长的一条主街,没有旁逸斜出的巷子,仿佛堰溪人耿直的性情。漫步在这条街道上,四季风景美轮美奂。
在咋暖还寒的三月,当第一缕春风吹来的时候,你可以在那间土胚房前看见一树桃花,灼灼盛开,那粉红色的花瓣,金黄色的花蕊,滴翠的桃叶,恰到好处地分布在那凝重而古老的树干上。而你看那房前,门扉半掩,倚着一个姑娘,袅袅娜娜,娉娉婷婷,莲步轻移,皓腕微扬,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很自然的让人想起崔护那句“人面桃花相映红"来,却没有他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伤感。
在农历五月,盛夏时分,是栀子花飘香的季节。尤其是在雨后清晨,栀子花格外水灵,在人家的阳台上、小院里、或者在篱笆边、田埂上,旁若无人的开着。于是,整个街道仿佛都弥漫着那淡淡的清香。街上还有提着花篮沿街叫卖的小姑娘,朴素的衣着,清纯的脸庞,如水的双眸,让人怀疑她也是一朵花,含苞待放,惹人怜惜。还有那花朵,上面还有着许多水珠,晶莹剔透、熠熠生辉,不知道是新雨未干呢?还是晨露新凝。一朵朵,一簇簇,芬芳扑鼻,沁人心脾。这时候,你会毫不犹豫的买上几簇,或者给办公室添香,或者给家里增彩。
秋天,任何地方的秋天都是凄美而丰收的季节,这条街道也不例外。两旁的法国梧桐,都褪下翠绿的衣衫,换上金黄色的裙装。其实真正高大的梧桐树,我是没有见过的。至于上面是否栖息过凤凰,那“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百鸟之王,我也是不知道的。那些原本宽大的梧桐叶子,在西风渐紧的日子里,一天比一天憔悴,两端尖尖的,如一艘轮船,要扬帆出海。于是,每吹一阵风,都有些梧桐子飘落,那些小孩子就在树下来回奔走,拾起那些散落在风中的梧桐子。除了树,还有蔬菜啊,在路旁的菜地里,有细细长长的豇豆,有水灵灵的黄瓜,有紫中泛黑的茄子,有圆溜溜的南瓜,都在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回报着主人的辛勤劳作。如果你顺手摘两样,主人不但不会阻止,反而还会让你多摘些。这就是朴实的堰溪人。
日子一转眼就到了冬天,是个休整的季节。在大雪封山的夜里,灯火阑珊,人们围着火炉,闲话家常。巧女子在绣花,大妈在纳鞋底,孩子在学习,大爷、大哥在下象棋,楚河汉界,金戈铁马,杀它个天昏地暗。窗外,白雪皑皑,室内,暖意融融。而我,则伴 一盏昏黄的灯,一杯苦中带涩的香茗,一本书,一盆旺旺的炉火,消磨了一个极好的冬夜。想起古人来,想起那个率性的王徽之来,不知道他若在这样的雪夜里,会不会依然那样”乘兴而行,兴尽而返“呢?
说到堰溪街。怎能不说到这里的农家乐呢?它是一种新型事物,由于其简单易行,且能受益颇多,在堰溪遍地开花,如雨后春笋。有名的卜家农家乐、罗师农家乐、坤山农家乐、还有堰溪私房菜等。可以说,农家乐已经成为堰溪的一张精美名片。家里如果有远道而来的客人,或者是三五知己周末小聚,也或者是婚丧嫁娶红白喜事,都愿意去农家乐。三、五百元一桌,菜是刚刚从地里摘的,新鲜水灵。肉是自家喂的纯天然绿色食品,绝对放心。米,是当年丰收的稻子打的,香甜松软。在老板忙活的时候,客人可以打打麻将、晒晒太阳,拉拉家常,暂且放下那些烦心的事、纠结的人、剪不断的情。我最喜欢去的是罗师农家乐,老板憨厚、朴实、热情、周到,价格公道、环优雅、童叟无欺。酸辣可口的土豆丝、肥而不腻的红烧肉、晶莹剔透的神仙豆腐……再加上一杯浊酒、三五知己、几句实话,推杯换盏、笑语喧哗。
单从名字上看,就知道堰溪街与水有关。是的,李健吾曾说“山没有水,就好像人没有眼睛,似乎少了一点灵性",在街道背后就有着连绵逶迤的青山,水呢?也是有的。是与街道结伴而行的一条小溪,发源于中梁子。曾经的她多么活泼啊,哗啦啦、哗啦啦,唱着歌儿,一路奔跑着、激动着,越过山岗、跳过草地、漫过石头。奔到堰溪段时,突然放慢了脚步,或许是尘世的喧哗惊扰了她,也或许是她太过害羞、太过疲惫,而改为低吟浅唱、细细诉说。她与堰溪街道相依相伴,缠缠绵绵,缱缱绻绻,仿佛是一对情侣。多少年了?一直是这样吗?水质清澈,游鱼碎石,历历可见。人们在河里钓鱼、捉虾、摸螃蟹。
呵,堰溪街,我虽然走近你不久,虽然我不是生于斯,长于斯,但你在我的心里,俨然一位老友,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从不改变。我的下半生将陪你一起度过,和你笑看人世繁华,期待着你破茧成蝶,自由飞舞在苍穹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