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1日,家住岚皋县民主镇德胜村九组的邱明远老人格外高兴,因为他怎么也没想到,好几年都没来过自己家的镇干部,这天来了,不仅嘘寒问暖,还给自己带来了好几件春夏穿的衣服。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据邱明远老人说,自家这个地方住在山高野凹里,不通公路不说,由于沿途人家都搬走了,小路都荒弃了。别说人了,一年四季连小猫小狗都没有来串门的,村上有什么事,村干部最多打个电话,这次真不知道镇上干部是怎么“摸”上来的。
邱明远老人哪里知道,这是该镇正在开展的“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制度。而这项制度,在经过镇党委、镇政府领导班子会议、全体干部会议、党员和村组群众会议研究讨论后,已经作为全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成果,决定坚决贯彻实施和不断坚持完善下去。
(一)
民主镇位于岚皋西部,是该县除城关镇之外的第二大镇,也是岚皋西部交通物流中心。全镇总面积107平方公里,下设17个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0125人。按理说,这么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展块头,理应得到优先发展和快速崛起,然而事实上,其发展速度却不及周边几个小镇,究其原因,发现有“三多”:阻拦施工多,上访告状多,游手好闲多。
为何如此?民主镇党委、政府经过仔细调研后发现,阻拦施工多,大多存在干部做工作“照本宣科”,没有充分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上访告状多,许多源自干部没讲明白,没有充分尊重群众和信任群众;游手好闲多,大多是群众在家门口没地方就业和没创业门路,干部热衷于“搬得出”,对“稳得住”、“能致富”这块硬骨头,大都敬而远之。
不怕揭短亮丑,才能治得了“痛脚”。民主镇认为,无论是哪种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干部疏远了人民群众,联系服务群众不到位的问题。
为此,民主镇在认真总结研究后,出台了“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制度。这项制度涵盖了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全镇5581户,都必须有镇村或者社区干部包联,二是群众所反映的事情必须件件有回应。
(二)
那么,又是怎么个包联法和回应法呢?该镇将117名镇村干部,按照人均约50户进行划分,先期进行走访调查。镇班子成员带头联村包户,并定期深入到全镇最偏远最贫困的农户走访。而包联邱明远老人的,正是该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瑞晟。这天,吴瑞晟他们为了到邱明远家,走了整整三个小时。
为了赶早,镇上干部大多天不亮就起床,带上记录本、笔、照相机、手电筒和雨伞,以及给困难群众通过民政和捐赠购买的衣物粮油等,开始了许多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最基层最全面最贴实的调查走访。
这些统一印制的记录本上,装满了涉及家家户户最基本的民生状况,从吃穿、住房,到用水、用电和出行;从健康状况、医疗卫生到子女受教育情况、社会治安、邻里关系;从粮食生产、蓄禽养殖、务工收入到烤烟、魔芋等特色产业的发展情况和发展意愿,都有着详细记载。
由于山大沟深,居住分散,干部每天到不了几户。十天半月下来,脚起泡了,人黑瘦了。原本崭新的记录本,变得发黄发黑皱皱巴巴,甚至夹杂着明显的泥土和树叶的痕迹。但,两万颗民心就这样收集起来了!
(三)
经过归类整理,摆在镇党委、政府面前的是这样一组数据:全镇有生活困难群众987户、饮水和用电困难426户、住房困难1437户、出行困难91户、医疗困难187户;有发展烤烟、养殖等产业意愿的1237户,需要协调资金3000万元、流转土地林地2451亩,同时发现各种矛盾纠纷45起。
而所有的这些问题中,资金问题无疑是最主要问题。如何争取资金,从而最大可能地解决群众当务之急以及多年所盼,成了民主镇党委、政府接下来的首要任务。为此,书记、镇长没少跑路,找县上领导,找部门申请,去银行说好话,总之,只要能争取到钱来,能为群众解决这些归纳整理后的主要问题,他们都没有放过。
经过持续申请和多方努力,该镇共争取到扶贫、水利、电力、交通、民政等资金1300多万元,协调到贷款1000余万元,解决生活困难493户1126人,解决饮水困难420户1668人,提供医疗救助141人,农电改造21杆公里,硬化连户路16公里,移民搬迁200户681人,“交钥匙工程”免费入住 56户112人。其中,邱明远老人,便是受到“交钥匙工程”免费入住的农户之一。
与此同时,该镇今年新发展中小企业8个,扶持壮大企业4个,组织技能培训426人次,解决搬迁群众就业160人,调解矛盾纠纷40起,曾今散布全镇的“三多”问题明显减少。而对于未解决的困难,该镇也列成清单,明确了责任人和解决措施,并取得了群众理解,力求做到“事事有回应”。
(四)
联系服务群众,重在服务,贵在勤。民主镇要求,每名干部以重点贫困户和产业大户为重点,对自己所包联这50户左右,至少每季度入户一次、每个月电话联系不少于两次,产业发展全程包联。
康义勤曾是民主镇太洪村三组的重点贫困户,多年来苦于没有门路而始终徘徊在温饱线上,家里的四间土坯房因年久失修、几近垮塌。今年,镇上干部李元成包联他之后,帮他在公路边协调到宅基地和10万元贷款,建起了三间两层的楼房。与此同时,发动他种植烤烟20亩,今年一年就挣了6万元。“照这样下去,三年就脱贫!”支书邱文军说。
实际上,除了动脑动嘴,干部还出工出力。比如,骑自己的摩托车给群众送农药物资,帮农户种烟、烤烟,帮村组硬化连户路等等。
资料显示,全镇今年种烤烟1000亩、产烟2100担,种植泡桐4000亩、核桃3000亩,新增魔芋500亩,新增千头场1个,规划出三个万亩产业园区,新建农林公司6个,全年农业总产值有望超1亿元。
苦了干部,甜了乡亲。民主镇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制度正愈发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