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条大路通万家——岚皋县三年实施连户路建设综述

发布时间:2015-01-16 11:22来源:本站

近几年,岚皋村村通上水泥路。由于山大人稀居住分散,通村水泥路只能途经较大院落。一些没有居住在主干线的群众,更关注的是水泥路什么时候能修到“咱家”。

2012年以来,岚皋县将连户路作为干群交融的一项惠民工程,将连户路建设作为“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三年累计建设连户路582公里,覆盖188个村,惠及6025户3.2万人,为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为推动连户路建设,该县将其与完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建设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美丽农家建设相结合。着重在新农村示范村、小康示范村、“一村一品”产业示范村、扶贫重点村、旅游新村整村推进。并在覆盖农户多、工程规模大、发挥效益好的重点路段,树立连户路建设示范点,带动其它村参照推进。

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建设程序,建立县、镇、村三级联管机制。县上从交通等部门抽调专技人员组建技术指导规划验收组,分片主抓技术指导、路线设计、路基路面验收等工作;各镇抽调责任心强的干部组建质量监理组,把关路基、砂石料、排水等建设;项目村遴选群众代表组建质量安全监督小组,负责工程质量监督和安全防范。三年来,在各方齐心协力下,一条条乡间土路悄然硬化,连户路如雨后春笋般,连通到家家户户。

连户路建设,必须有资金保障。作为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绝不允许从农户手中收取费用。岚皋县探索出“挤、补、帮、捐、投”五结合措施,破解了建设资金制约瓶颈。

五结合,即县财政紧缩开支挤出专项资金,捆绑市级连户路建设资金,按每公里1万元标准拨付;各镇从办公经费中划出部分资金,根据实际情况按每米15元至35元予以补助;县直部门发挥帮扶作用,定向为包挂村提供帮扶资金;鼓励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捐资到专账用于连户路建设;动员群众义务投工投劳,解决连户路建设用工问题。

连户路实施过程中,很多党员干部克服自身困难,出钱出力解决资金问题。滔河镇柏坪村一组12户群众,3天自发集资4.2万元;铁炉镇光荣村二组许恢堂,垫资7000元买材料;大道河镇茶农村退休村支书许道银,无偿投入6万元资金;民主镇八一村在外创业人员陈洪福,在自己工地急需资金扩大规模的情况下,挤出10万元支持家乡修路。

据统计,该县连户路建设累计投入2328余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投入600余万元、15个镇投入1100余万元、部门帮扶32万元、群众投工折合546万元、社会捐资50余万元。

路通了,群众笑了。这是连户路修通后,群众脸上最常见的表情。“过去靠人背,现在用车就能把东西运走,方便多了。”1月2日,铁炉镇柳林村支书郑功应深有感触地说。

——密切了干群关系。踏上直通家门的水泥路,是老百姓最迫切的想法。各级党员干部把群众事当自家事,将常年不变的泥巴路,变成干净通畅的水泥路,让老百姓梦想成真。拉近了党群干群距离,鱼水关系得到进一步密切。

——促进了产业发展。连户路建设为产业发展创造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提高了农户积极性。堰门镇依托连户路,建起千亩烤烟示范带;滔河镇活用连户路,延伸到食用菌基地;花里镇桂花村借助连户路,盘活千亩稻田,不仅耕种方便,还为游客观赏、写生、拍照千亩古梯田提供了便利。

——加快了新农村创建步伐。作为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岚皋,干净整洁的乡村环境,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一条条干净整洁的连户路,不仅带来农村环境卫生的改善,而且推动了美丽农家建设,更促进了各村精神文明创建。全县188个村村容村貌日渐整洁、群众出行逐渐方便,新农村建设步伐日益加快。

小路那端是民心。直达群众家门口的连户路,真正让群众告别了“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脚灰”,连通了民心,密切了感情,推动农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