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河镇:实行村干部“常值工作法” 深化便民服务工作机制

发布时间:2015-05-12 08:30来源:滔河镇

为深入推进“党员干部与群众多见面常联系”活动,让群众在本村办事少跑路、少费力,找得到人、办得成事,滔河镇实行村干部“常值工作法”,进一步深化便民服务工作机制。

明确工作要求,确保村干部“常值工作法”规范推进。明确村干部值班人员和时间,每天必须保证至少有一名村两委干部及大学生村官在村轮值坐班,坐班地点为村便民服务工作站。村干部坐班值班作息时间实行与县、镇机关对接,实行八小时内不离岗、八小时外通讯通畅制度。涉及当班重大事项办理需及时与村两委成员沟通,偶遇突发事件要第一时间向上一级报告。制定每周村干部坐班值班情况安排表,将轮值坐班人员姓名、职务、工作职责、联系电话等制作成公示牌悬挂在村级活动场所醒目处并在村党务公开栏内公开,切实做到“亮出身份、接受监督、方便群众、服务到位、赢得支持、树好形象”。

细化职责内容,确保村干部“常值工作法”服务群众“零延误”。 坐班值班人员在办公期间必须做到“定时、定点、定人、定责”,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处置突发性事件,开展便民服务。将村干部坐班值班期间的主要职责细划为处理村内日常事务、调解和处理群众各类矛盾纠纷、提供咨询服务等7项具体服务内容,切实做到快事快办、急事急办,不让需办理事项延误。村干部坐班实行一次性办结和限时办结服务,当天接待当天办结,对疑难事项要及时提交村两委会研究处理,对超出村处理权限的信访事项和疑难问题及时上转镇处理,避免“拖、懒、散”造成遗留问题的产生,不断提高工作效能。

严格纪律约束,确保村干部“常值工作法”取信于民。把村干部“常值工作法”作为改进村干部工作作风的有效抓手和开展“与群众多见面常联系”活动的载体,加强纪律教育引导和约束,严格坐班值班纪律,非特殊情况,不准迟到、早退,不得擅离职守。将村两委干部执行坐班值班制度情况纳入镇、村党建基层组织建设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与村干部工作报酬、评先、绩效工资、任期内考核奖励挂钩兑现奖惩,严肃追究查处村干部值班期间擅自脱岗、态度恶劣等不作为行为。以镇为单位,设立公开举报电话,随时受理群众投诉。

村干部“常值工作法”实施以来,村干部的责任心变强了,干群关系更加和谐了。各村为村民提供各种服务、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办结率达98%以上,回复率达100%,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