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在网上,工作就该延伸到网上

——岚皋县推行互联网+服务群众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5-12-07 10:14来源:本站

今年5月22日,远在山西打工的岚皋县四季镇村民兰向军,在镇“便民服务QQ群”留言:母亲因病住院手术,合疗报销后自费6800元,听说民政还能报销?母亲还不能劳累,父亲骨质增生,如果能报销,我是否必须回来?

话音刚落,四季镇镇长助理叶小曼便回复:自费超过5000元,便可申请民政救助,你和家人都可以不来,告诉我们姓名和住址就行,我们代办。当天下午,镇民政所工作人员去兰向军家取到资料。一月后,救助款打到兰向军家卡里。“没想到,虚拟网络也能办实事。”事情虽已过去三个月,可一提起此事,兰向军的高兴和感激之情仍溢于言表。

可兰向军哪里知道,这还只是岚皋今年以来开展互联网+服务群众工作,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一个缩影。

  

群众在网上,工作就该延伸到网上

  

岚皋山大人稀,土地贫瘠,交通落后,青壮年大多在外务工,家中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为密切干群关系,促进和谐发展,去年来,岚皋出台和实施了干部与群众“多见面常联系”制度,将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纳入“刚性要求”。

然而,工作中发现,干部联系方式就订在农户门上,却鲜有人打电话,全县3万多外出务工青壮年,干部既难见面,也少有联系,而他们又恰恰是各家各户的“顶梁柱”,抓发展,促和谐,搞服务,既不能漏掉他们,更离不开他们。

“互相不认识,总觉得打电话有些冒然。要是有专门的QQ群或微信群,交流起来就轻松多了。”2014春节前,岚皋县委书记周康成在调研中多次听到外出务工人员这么说。

“群众在哪里,我们的工作就在哪里。群众在网上,我们的工作就应该延伸到网上。”春节刚过,县委书记周康成就在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会上提出,大力实施互联网+服务群众,真正实现联系群众全覆盖,服务群众零距离。

岚皋随后建起的干部与群众“多见面常联系”网上服务平台,远远超出单纯QQ群和微信群功能,以其板块的高速链接、信息的双向查询和服务的有的放矢而声名大振。

  

建便民网络,请群众加入

  

经专家设计并测试、干群商讨和修正以及县委、县政府研究并通过,今年2月,岚皋决定在全县12个镇率先建起 “两群一站”(便民服务QQ群、微信群和党员干部与群众多见面常联系网站)为主的“互联网+服务群众”平台。而该平台建立之所以“一路绿灯”,根本在于群众需要,而最重要的硬件基础在于,智能手机在农村已经广为普及。

“党员干部与群众多见面常联系”网站,分为便民服务、民情收集、部门帮扶、流动党员管理、政府网站链接、乡镇公告、领导之窗、办事指南、两代一委、干部岗位、便民电话共11个板块。群众可通过输入自己设定的密码,查找到包联干部姓名、职务、年龄、照片以及可提供服务项目,干部亦可通过输入密码,查到包联户家庭情况、产业发展及困难诉求,开通了便民服务干群手机双向即时提醒功能。

接着是请群众加入。今年4月,岚皋776名镇干部,除跟往常一样进村入户与群众见面外,还对各户家庭、产业、困难情况进行调查、拍照,将镇“两群一站”推荐给农户,登记在家群众和外出务工人员联系电话、QQ和微信号,争取1个家庭有1人、确保1个院落有1人“参网”。据统计,截至10月底,全县12个镇“参网”群众已达1.2万人。

建立便民服务网络,把群众请进网络服务平台之后,重点就是如何为群众搞好服务了,用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余波的话说,就是“功夫全在网外”。为此,岚皋各镇将班子成员以及民政、财政、社保、城建、农林、扶贫、搬迁、卫生、教育、文化等负责人QQ和微信全部纳入“两群”,接受群众咨询、回复政策法规、处理有关诉求。为确保群众诉求不遗漏,各镇还成立了专门机构,指定了专人承办。

为加大监督力度,确保网上便民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岚皋县委组织部再综合各镇便民网站为“岚皋县党员干部与群众多见面常联系”服务平台,进行实时检查、抽查。

  

群众指尖下的诉求,干部心贴心服务

  

新的民意收集渠道,新的民生服务方式,从较大程度上颠覆了乡镇原来的工作形式和内容。使用QQ、微信和网站,对年轻干部来说是家常便饭,而对一些老干部来说,还是有些吃力。为此,各镇通过开展年轻干部与老干部“结对子”等活动,让年轻干部教老干部使用QQ、微信和电脑。

四季镇财政所52岁会计纪芸,在年轻人帮助下,仅半年便实现从“不会”到镇“大V”转变。“村上停水,有人问,兑现资金,有人问。”纪芸说:“群众利益无小事,第一时间回复,换来了大量‘群众粉丝’,朋友圈越来越大。”

群众指尖下的诉求,干部心贴心的服务。大道河镇东坪村村民张珍树,是名副其实的“北漂”,今年在岚皋县“水岸新城”买下一套商品房,申请享受移民搬迁政策。随后不久,镇上通知,三天之内提供相关手续。张珍树当时工作正忙,听到这一消息后心急如焚,就在镇便民服务微信群中留言。镇扶贫办得知这一情况,联系张珍树将原件拍成照片先在时间节点内进行审验,后期再将原件资料送回岚皋。

南宫山镇花里村李发根,因541国道施工,导致家里停水,通过“服务平台”给镇上协助541国道施工的人大主席刘献波留言。刘献波得知情况后迅速赶往现场,为李发根接通了临时生活用水。10月1日,石门镇高中生潘学银QQ群留言,说自己需办理贫困户证明,但家中无人跑路。副镇长李兰看到后,立即联系值班工作人员核实并开具了证明。

据统计,今年以来,岚皋共计网上回应群众咨询13000余人次、收集处理意见建议1500余条,网上化解信访苗头950次,网下上门沟通800余次,帮办代办各类服务事项1300余起,为群众节省交通、食宿等费用10余万元,全县同期信访总量下降30%。

服务做到网上、群众美在心里。互联网+服务群众正打通干群关系“最后一米”,推动群众工作更加扎实有效、更加深入民心、更加璀璨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