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岚皋农民王富国——“两分地”年种出“10万大洋”

发布时间:2016-02-23 11:38来源:陕西日报

若不是亲身见闻,真不敢相信,眼前这毫不起眼的山旮旯里的两分菜地,年产值竟超过12万元,纯收入达10万元! 

春节前,记者见到了菜地的主人——岚皋县蔺河镇蒋家关村村民王富国。只见他正在忙着翻另一块地。旁边,便是他两分地的白芨种植大棚,竹竿做拱,塑料为膜。看上去,这块“宝地”并无特别之处。 

“哇,长得很旺盛啊!”王富国揭开棚角,记者第一次见到白芨,青株翠叶,活像幼时的玉米苗。王富国介绍道,白芨是一味中药,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功能。“我种的这些白芨,都是在山上挖来的。” 

“那这么说来,这些都是野生的啰?” 

“是的。从2013年就有商贩上门收白芨,大伙儿就去山上挖,然后卖给商贩,每斤六七十块钱。” 

“都能卖多少钱?” 

“有卖几百的,有卖几千的,还有卖上万的。” 

“你呢?” 

“我没卖,挖回来之后都种到这里了!”

“为啥不卖?”

“卖了就没有了,如果都在山上去挖,挖光了也就没有了,把它种植起来,不就年年都有了。” 

记者暗暗佩服,王富国不仅有眼光,还是个有心的人。 

“这大棚里种的都是从山上挖回来的?”

“都是的。” 

“要是当时卖的话,能卖多少钱?” 

“三万来块。” 

“种下去多久了?” 

“两年。” 

“你算过没有,自己花了多少本?” 

“除了种子,就是劳力。包括挖种子,两年应该有200来个活儿吧,另外就是买塑料膜和竹竿子的钱。” 

“这些都加起来,大概是多少?” 

“四万多吧。” 

“现在要是挖的话,能卖多少钱?” 

“大概二十四五万”,王富国扳着手指说,“现在能挖1000来斤白芨,按70元一斤算,就是7万元。另外,还能卖5万株白芨苗,3.5元一株,能卖17.5万元,两项加起来就是24.5万元。” 

“这么说纯利润就有20万了,平均每年10万!” 

“呵呵,就是的。”王富国脸上笑开了花。 

记者找来卷尺和王富国一起丈量了一下这块大棚地,长12米,宽11.3米,共136平方米,刚好两分地。 

“两年前,这地里种的啥?” 

“种的主要是白菜”,王富国说,要是算经济账,白菜和白芨简直是没得比。“虽然都姓‘白’,但白菜就算两块钱一斤,一年能产500斤,也就值1000块钱,而白芨却达到10万块,效益翻了1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