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藕卖得咋样?”村支书田正权上前拍拍箱子里的藕寒暄道。
“还可以吧,年底了能卖上四五块钱一斤,这是我刚挖的藕,打算明天拉到洄水去卖,赶完这年前最后一场,就收拾收拾过年了。”说完,老范驾着“车”扬长而去。
春节前夕,大多数人都沉浸在办年货的喜悦中,而满身淤泥的老范拉着几箱新鲜莲藕,忙着赶集卖年货。
老范名叫范前伦,家住岚皋县官元镇古家村。家中有耄耋老母、久病不愈的妻子和读大学的女儿。早年外出务工,因经济的不景气,他只好返回家中操持农活,在周边做些零工。春忙,给别人耕田,农闲,到建筑工地做小工以赚取微薄收入维持生计。四十出头的他,双手长满了老茧,脸上写满了岁月沧桑。
2015年,凭借古家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镇党委政府大力号召村民种植富硒莲藕,老范抱着试试的心态种了2亩。耕田、栽藕种、除草、施肥、挖藕、洗藕、卖藕,哪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虽然辛苦,但老范却也尝到了甜头,头年种就赚了近1万元。
年底,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镇村和帮扶干部多次上门,借着种莲藕的路子,鼓励他发展莲藕产业。看着当地政府免费送藕种、送技术、发肥料,老范坚定了信念,发展莲藕5亩。于是,“藕农”老范日复一日地在藕田里摸爬滚打着。
藕田的面积是扩张了,但是销路却成了难题。当地政府积极联系,找来了收购商。但种植户太多,收购不了多少,而老范想起了土办法—赶集销售。藕炖猪蹄是过年每家每户的必备菜,所以,老范就着冬天的寒风,穿梭在路上、在集市上卖着他的莲藕,近到官元集镇,远到紫阳县的洄水界岭镇。
种莲藕给老范增添了不少收入,然而,老范却有个“心结”,那就是盖房子。老范的家坐落在半山腰上,因年久失修,土坯房成了危房。算算自己的收入,盖房还是差一大截。镇村干部得知后,主动找到他给他办理了5万元的金融贴息贷款,解决了钱的问题。看着一天天建起的新房,水泥公路也通道了家门口,老范心里乐开了花。
2017年年底,老范如期搬进了新房。乔迁那天,老范特意在新房门口放了鞭炮,那噼里啪啦的声音奏响的是一串幸福的乐章。“脱贫了,下一步就该朝着致富的方向奋斗了。”老范笑着说,今后会继续种莲藕,增加收入,等孩子大学毕业找到工作了,日子就会更好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