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锐出战 勠力攻坚

——再看岚皋脱贫攻坚新征程

发布时间:2019-08-19 08:30来源:县扶贫局

使命如山,攻坚战正酣。随着脱贫攻坚“百日冲刺”决战号角的吹响,岚皋县17万儿女在消灭贫困上步履铿锵,愈战愈勇。4500余名扶贫干部化身为“战士”,为主战场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让万名贫困群众不断从“邀你入席”到“自动归位”,从“局外人”到“生力军”实现完美转型,上演着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变形记”,再次见证了这片土地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今年以来,岚皋县以1.6万贫困人口脱贫、 67个贫困村出列、实现整县摘帽为目标,坚持项目向脱贫攻坚布局、资金向脱贫攻坚倾斜、力量向脱贫攻坚汇聚,精准对标,压实责任、落实政策、做实工作,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这是新的起点,更是新的征程,岚皋将持续加足马力,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向贫困发起总攻。

“十二五”末,岚皋有贫困村72个(其中深度贫困村17个),在册贫困人口16226户43030人。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累计退出5个村、减贫8873户30845人,贫困发生率由“十二五”末的29.8%降至13.04%。按照省市统一安排,岚皋县计划今年退出67个村、减贫7847户16878人,实现整县摘帽。截至目前,经对标脱贫退出“576”标准和“两不愁三保障”,综合研判自查,当年计划脱贫户5项指标基本达标。安全饮水、电力入户、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有集体经济(合作组织、互助资金组织)、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标准化村卫生室等贫困县、贫困村退出各项指标均已达标。

 

主要做法

一、强统筹。县委书记遍访72个贫困村实现“全覆盖”,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遍访贫困户分别达到49.3%和79.3%。共召开13次县委常委会、14次县脱贫攻坚指挥部联席会议、3次指挥部扩大会议,研究解决了一批重大问题。出台整县脱贫退出、“百日冲刺”《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强化脱贫攻坚责任落实确保顺利实现整县摘帽的决定》等制度文件。

二、补短板。2016年至2018年,累计投入基础设施6.16亿元,实施扶贫项目701个,建成村组道路982.8公里,贫困村道路硬化率100%。实施安全饮水193处,完成电力改造879杆公里,所有贫困村实现通动力电和通生活用电,电力入户率达到100%;所有贫困村通讯均实现全覆盖。2019年,累计下达脱贫攻坚巩固提升项目212个,截至目前已完工157个、在建55个,9月底前可全部建成。全县136个行政村(社区)均实现通沥青(水泥)路,所有贫困群众安全饮水和电力入户全部达标。

三、抓产业。魔芋种植面积达到9.2万亩,茶叶种植面积达到7.9万亩,猕猴桃、栝楼种植面积突破万亩,累计开展“三品一标”产品认证69个,建成省市级农业园区33个,实现所有村县级农业园区、所有镇市级农业园区“全覆盖”,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累计带动8301户贫困群众增收,所有贫困户均实现了中长线产业全覆盖。

四、稳安居。“十三五”期间,全县需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解决安全住房9336户30326人,已入住8463户27527人、入住率91%,8月底前可全部入住到位。2016年至2018年,全县共实施危房改造2129户。对照整县退出标准,今年排查核定并完成危房改造364户(贫困户20户、非贫困户344户)。目前正在对全县49622户安全住房进行认定,8月底前可全部完成。全县100户以上集中安置点实现社区工厂全覆盖,30户以上集中安置点至少配建有1个园区,30户以下的安置点和分散安置户都能就近就业安置。

五、保民生。教育保障—17989人适龄少年儿童全部入学,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义务教育适龄人口6744人。1-6月兑现各类补助资金2147.35万元,惠及学生41254人次。140名残疾儿童少年帮扶机制和30名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服务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无学生因贫失学辍学。医疗保障—72个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全部建成,37个非贫困村卫生室在8月底前改造完成。严格落实健康扶贫“四重保障”,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家庭医生签约、免费健康体检、慢性病签约达100%,贫困人口门诊报销、住院报销、合规费用报销比例超过80%。就业扶贫完成各类培训4717人,召开专场招聘会9期,累计提供贫困户就业岗位8000余个;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2505人;20个新社区工厂覆盖31个100户以上安置点,带动513户贫困户稳定增收;开发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606个。生态扶贫累计选聘1069名贫困劳动力为生态护林员,各类政策补助全部兑付到位。

兜底扶贫核定兜底保障人口4263户4899人,兑现各类补助资金2583.6万元,严格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实现应兜尽兜。

六、严资金。2017年和2018年,岚皋县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均达到A类标准。今年上半年,全县共整合涉农资金2.46亿元(含专项扶贫资金16930万元),实现应整尽整。目前资金支出1.98亿元,支出进度80.47%。累计发放“5321”小额扶贫贷款7593户32230万元(当年发放924户3644.4万元),回收到期贷款11075万元。建立扶贫互助资金协会76个(72个贫困村实现全覆盖),资金总计4724.05万元,11644户农户(贫困户11154户)加入协会,发放借款5744.06万元(贫困户4937.09万元),按期收回2168.58万元,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主要成效

2018年,岚皋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居全省综合评价较好县区、全市脱贫攻坚年度成效考核综合评价好县区。

一是安居保障力度空前。“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到搬迁建设的资金达15亿元,建成了31个集中安置小区,完成了近万户贫困群众搬迁,并配套建设了一大批社区工厂,实现了100户以上安置点社区工厂(车间)全覆盖,有效解决了增收难题。

二是产业建设提速增效。探索总结的“五奖五扶五带动”产业扶贫模式,被列为全省20大产业扶贫模式之一,在全省推广;创新推出的生态脱贫“岚皋模式”在全市推广;全国魔芋产业研讨会、全省猕猴桃东扩南移现场会、全省旅游扶贫推进会、全市库区移民产业发展现场会等多个现场会相继在岚皋召开。

三是项目资金严管实管。探索推出“三级两账”项目资金管理模式。该模式已先后在人民日报、陕西日报刊载,并入选陕西省扶贫资金项目管理政策培训经典案例。今年,全市的扶贫项目资金全口径监管现场会在岚皋召开,并在全市进行了推广,全省的现场会也有望在该县召开。

四是群团助力迸发合力。探索实施的巾帼脱贫“4+1”模式先后被《新华社》《中国妇女报》等媒体报道,全省乡村振兴巾帼行动脱贫攻坚现场会在岚皋召开。69个民营企业参与脱贫帮扶,投入扶持资金3000余万元,2018年被评为全省“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县。

五是“道德银行”助推脱贫。探索实行“1+5”道德银行运行模式(“道德银行+爱心超市”“道德银行+评优树模”“道德银行+农户授信”“道德银行+志愿服务”“道德银行+道德评议”)。2019年6月,该模式入选省委宣传部、省委文明办、省扶贫办《扶贫扶志在基层--陕西省扶贫扶志工作实例选编》。7月份,国家扶贫办专项巡查,将该做法作为“发现的典型经验”向省委、省政府进行了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