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当代陕西》刊发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卢存安主题教育心得体会文章

发布时间:2019-11-01 08:47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论述,带头践行、倾力推动,让初心和使命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扎根走心、内化外行,是加强组织建设的首要政治任务。

深刻领会践行初心使命的政治标准。初心和使命的理论原点源于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践行初心使命最根本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贯彻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通过对照检视、剖析反思照镜正衣,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红脸出汗,在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中接受政治体检、清扫思想灰尘、净化灵魂深处。要把政治标准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大决定、重要部署,高质量地履职尽责,始终在思想上干干净净、组织面前老老实实、纪律面前规规矩矩。要把政治标准作为干部选用的第一关口,用好研判、巡察、审计信访、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查核等途径,探索干部选拔任用“负面清单”管理办法,坚决把政治上不忠诚、组织面前不老实的人挡在门外。

准确把握践行初心使命的时代要求。初心和使命犹如江河之源、巨木之本,是紧扣时代脉搏接续生发的,是植根脚下具体细化的。处于深度贫困地区,最光荣和紧迫的是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够格进入全面小康,基层组织建设要紧扣这个使命任务,将其贯穿工作始终。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试金石”“磨刀石”,聚焦抓脱贫实效创建“红旗党支部”,推行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三职合一”,引导农村党员围绕带头致富进行年初承诺、平时践诺、定期评诺,在主战场上当先锋、作示范、立标杆。

始终坚持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惠民生、促和谐、保稳定作为加快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群众获得更多实惠。要坚持和完善在脱贫攻坚中形成,并深化的与群众“多见面常联系”机制,推动工作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结果评价请群众参与和监督,以群众满意认可为准,让广大干部在深入群众中理解群众、帮助群众,到群众中去洗掉骄娇气,沾上泥土气。要督促基层党组织切实履行管党员、聚群众的基本职能,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支持群众依法自治,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引导他们自己管理自己。依托基层党组织和农村社区群众,用群众的火眼金睛把弄虚作假、装模作样的“假把式”照出来,将组织肯定、群众认可、业绩突出的“实干家”选上来。

不断激发践行初心使命的实干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要坚持“撸起袖子加油干”,大力讴歌、弘扬、践行敢创一流的拼搏精神、敢挑重任的担当精神、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引导干部聚焦脱贫摘帽、生态环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重点任务扛责任、破难题、创佳绩。要认真落实“三项机制”,精准激励脱贫攻坚主战场上打硬仗的人,热情关心急难险重岗位埋头苦干的人,大张旗鼓表彰追赶超越中立功的人,持续关注艰苦边远地方默默无闻的人,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场自我革命,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交锋,扎实整治要求高了不会干、监督多了不愿干、问责严了不敢干的慵懒散慢虚作风,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苦干、实干、巧干,在践行初心使命的征程中踏石留印、抓铁留痕。

原载:当代陕西2019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