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岚皋县社会扶贫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8-02-23 11:10来源:

关于印发《岚皋县社会扶贫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镇人民政府,县委和县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省市驻岚各单位,相关企业单位:

《岚皋县社会扶贫实施方案》已经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岚皋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6年5月27日

岚皋县社会扶贫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我县脱贫攻坚工作,更好地汇集全社会力量参与精准脱贫,根据《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方案》(岚发〔2015〕16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战略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一系列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发挥群团组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牵引作用,促使社会力量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实现精准对接,在全社会形成“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有为”的社会扶贫参与机制,积极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二、总体目标

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联动”的思路,通过企业包村,个体工商户和爱心人士包户,积极为贫困群体脱贫致富奔小康出点子、想办法、献爱心,开展“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相结合的精准扶贫济困活动,全力推进脱贫攻坚。

三、基本原则

(一)政府统筹,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府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作用,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完善政策支撑体系,促使社会各界积极响应,主动参与,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聚合力。

(二)正面引导,自觉自愿。广泛宣传动员,强化正面导向,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尊重帮扶双方意愿,促进交流互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促使社会各方面力量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大有作为。

(三)共同发展,互利共赢。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各界的优势,支持他们通过帮扶带动投资兴业、开拓市场,实现联动经营、共同发展。

(四)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推动社会扶贫资源动员规范化、配置精准化和使用专业化,重点把握好易地搬迁、产业和劳务三个关键,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因素,实现扶贫成效最大化。

四、重点工作

(一)全面发动,集聚合力。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组织动员辖下的服务对象,特别是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由县脱贫攻坚指挥部负责,每年至少组织召开一次全县性的社会扶贫工作会议;县文广旅游局,移动、联通、电信、广电网络等通讯公司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QQ群、微信群等媒体手段在全社会全方位宣传扶贫政策;工商联、工青妇、残联、慈善协会和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要通过短信推介、编制印发宣传手册等途径,让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社会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能够熟悉政策、明确职责、自觉参与。

(二)摸清底子,聚焦重点。由县级统筹,镇村落实,围绕全县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所需,紧盯搬迁脱贫、产业脱贫、劳务脱贫三大工程,明确扶贫需求和各项帮扶资源,在力争“双赢”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社会扶贫项目库,并通过重要门户网站、“社会扶贫”微信公众号和12317社会扶贫热线电话等途径进行权威发布,为实现精准对接夯实基础。

(三)搭建平台,项目互动。由县脱贫指挥部社会扶贫工作组牵头,统筹整合建立脱贫攻坚项目发布平台,与社会扶贫项目库做到互动对接。其中: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工业及厂矿企业、社会爱心人士等社会资源力量分别由县工商联、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经贸局、县六口工业园区管委会(中小企业局)、县慈善协会等行业主管部门上报整合。

(四)精准对接,对口帮扶。由县经贸局和县工商联负责,以“百企帮百村”专项行动为契机,积极争取中、省、市级企业定点帮扶;引导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和学校、医疗单位、新闻媒体等根据不同贫困群众的致贫原因,采取送医、送技、送学、送信息等方式参与脱贫攻坚;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模式,鼓励各类组织到村到户“一对一”开展对口帮扶。

(五)立足长远,共赢发展。由各村“第一书记”牵头,召集包联企业与贫困村结对子,可通过优先吸纳包联村贫困户到企业就业务工;以产业串线,龙头企业带动,贫困镇、村企业或合作社承接,将贫困群众发展为会员的方式,使贫困群众顺着产业线、就业线与企业共同发展;实施冠名爱心扶贫品牌,与贫困村签订合作协议,直接终端销售贫困户特色农副产品的方式实现共同发展。

(六)整合资金,规范管理。由县民政局负责对各部门临时救助资金进行梳理归类,统一归口监管和使用;由县慈善协会牵头,开设社会扶贫爱心基金和义捐账户,动员全县干部群众、企业家、个体工商户和爱心人士踊跃参与扶贫济困献爱心义捐活动,倡议爱心企业根据帮扶贫困户的数量,每年按一定比例利润捐献给爱心基金,由县民政局管理日常收支。

(七)总结经验,推广典型。结合各单位、个人扶贫工作开展实际,在全县建立荣誉脱贫机制。县脱贫指挥部办公室宣传组要定期对表现突出的进行总结、推介;由县文明办牵头,全县每年评选一批“扶贫好人”,对表现特别优秀的,通过“陕西好人”“中国好人”等平台申报,在全社会形成扶贫济困、爱心奉献的良好风尚。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社会扶贫工作组的直接领导下,建立扶贫、财政、经贸、市场监管、工商联及各龙头、民营企业等单位负责人组成的社会扶贫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社会扶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拓展组织协调和信息服务渠道,建立完善社会扶贫激励机制和社会扶贫资源筹集、配置、使用、监管机制,做到衔接有序、统筹有力、落实有效。

(二)落实激励政策。统筹协调县财政、税收、农林科技、国土、市场监管等部门,制定出台无偿捐助的税收抵扣、项目支持、贷款贴息、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对企业在贫困村扶持建设的项目,在政策范围内给予优先申报、评级、审定,优先享受产业扶持优惠政策。

(三)强化过程监督。全县整合的扶贫救助资金,要严格遵守资金管理使用的财经纪律,充分尊重救助单位和捐赠者个人意愿,公开、公平、公正地使用管理。县慈善协会募集的爱心基金,要定期通过县政府网站公布基金收支使用情况,自觉接受县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的专项监督和各界媒体及贫困户的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