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皋聚焦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发展,建立安置小区支部引领、协同治理“三加四亮”机制,引领搬迁群众乐业安居。
落实组织覆盖,打造小区“聚心核”
在8个居住500户以上的安置小区单独成立党支部,其所在8个村(社区)党组织由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部,直接指导管理安置小区党支部工作;5个居住300-500户的安置小区,采取联合组建方式,与邻近村(社区)共同成立党支部;其余108个安置点的党员挂靠邻近村(社区)党组织管理。针对县城安置小区接纳群众多、服务任务重的实际,6个县城社区党总支相比原来增设2名专职委员,每月工作补贴纳入财政预算,其中1名专职委员由安置小区党支部书记兼任;同时,另2个镇集镇安置小区党支部书记由所在社区党总支委员担任,确保单独成立党支部书记都有待遇保障。
建立“三加”模式,搭建党群“连心桥”
一是党支部+业主委员会,小区党支部引导群众依法成立业主委员会,暂无法成立业的,推选小区党员和热心群众组建党群代表会;党支部支持业委会依法维权,帮其出谋划策、沟通协调。二是党支部+物业公司,党支部自觉当好业委会(党群代表会)、物业公司之间的桥梁、纽带。依法监督物业公司经营行为,向其传递群众正当诉求,发现培养积极分子、邀请其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向群众宣传公司正常管理要求,第一时间疏导居民不合法不合理诉求。三是党支部+党群服务中心。8个小区党支部牵头建立“党群服务中心”,支部书记兼任负责人,选聘16名小区党员、热心群众担任服务人员,围绕党员教育、居民办事制定服务清单,年初以来协助职能部门帮助群众省外有组织返岗500余人,办理民政救助、矛盾调解、协调小区设施建设等各类事项200余件。
开展“四亮”活动,绘制共建“同心圆”
一是驻社区单位亮项目。239个驻社区单位围绕基础设施、办公用品、文体设备、就医就业等,到驻地安置小区认领共建项目,帮助提升软硬件建设水平。二是社会组织亮身份。针对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文明习惯培养等方面需求,37个文体社团到小区吸收成员、开展文艺汇演,26个志愿服务组织到点义诊义剪、定期看望空巢老人。三是机关党员亮服务。350余名机关党员与所在单位一道,到安置小区认领政策讲解、矛盾调处、法律援助等服务岗位,业余时间开展志愿服务。四是小区党员亮职责。采取悬挂“共产党员户”、党务公开栏公布基本信息等方式,督促党员亮明身份、发挥作用,42名小区党员认领街楼院长岗位,积极投身小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