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秋后的岚皋县蔺河水电站库区,山青水绿。岚河、滔河在这里汇集,形成了碧波荡漾的湖面1334公顷,人们因其居于南宫山下而称它为“南宫湖”。
“现在南宫湖比什么时候都平静!以前那种渔民和商家争利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南宫山镇溢河村村委会副主任、岚皋县岚翠湖生态渔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伟感叹道。
蔺河水电站库区——南宫湖风光。 陈延安/摄
事情还要从14年前说起。当时为了在岚河滔河汇流处建蔺河水电站,沿途3镇7村共1000余人迁徙上山到现在的湖畔。从小生在河边、长在河边的人们习惯了以鱼为生、以水为乐。然而大面积水域政府自有用途和管理。这年秋季,政府将这片水域承包给了一位客商养鱼,并明确了允许和保留移民在合理范围内垂钓。而事情发展并不是这样。移民和客商常常争得不可开交,甚至还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件。
眼看到了2018年,脱贫攻坚战役打得正是如火如荼的时候,客商15年的承包期限也即将在2021年到期。如何化解民、商间的矛盾冲突,平衡相互间的利益关系,合理照应各自诉求,从根本上解决公司增产达效、群众增收脱贫、岚河鱼丰水清、社会安定和谐即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目标,成为摆在岚皋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经过一番艰苦的谈判,最终各方达成一致:组建新的公司,注册资本300万元,其中原岚皋县新源渔业公司以库区渔业资源及养殖设备作价120万元入股,占股40%;1399位移民以村为单位成立7个渔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原移民开发局项目资金50万元和移民自愿每人拿出的100元共计13.99万元入股,占股60%(不足部分由政府分三年从有关项目资金中投入补齐)。
新的公司即岚皋县岚翠湖生态渔业开发有限公司。新公司成立了由原公司和移民代表按股份比例分别推选出来的共计7人组成的董事会和10人组成的监事会。群众的利益和客商的利益绑在了一起,从进鱼苗、投放、养殖到巡库、起鱼、出售。
南宫湖和移民街。 陈延安/摄
岚皋是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是一切发展的先决条件和过程要求。新成立的公司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提出“以鱼治水,以水养鱼”,拆除所有网箱设备,实行大水面养殖,品种为白鲢、花鲢等滤食性的洁水鱼。
“白鲢、花鲢大多生活在水体上层,野生鱼类大多生活在水体中下层,捕捞只在渔业管理部门规定的水深以上,以避免伤害到野生鱼!”周伟打开了他有些专业的话匣子:“白鲢主要吃水里的浮游植物,花鲢主要吃水里的浮游动物。白鲢花鲢的排泄物又刚好是底层鱼如鲤鱼、虾米的上好食物。”
起鱼。陈延安/摄
“实际上,正因为岚河水清,所以我们养殖的鱼并不肥。同样大小的鱼苗同样方式养到同样重,外边有些地方只需要四五个月,而我们这儿需要八九个月!”岚皋县岚翠湖生态渔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强告诉记者:“我们说的‘肥’,主要指鱼的品质上乘—‘肥’,营养丰富—‘肥’,发展前景好——‘肥’!”
周伟押送过几车鱼到成都等地销售后也有同样感受。鱼好卖,几万斤鱼到了成都水产批发市场被商家一抢而空,都夸赞岚皋的鱼好,柔嫩鲜美,好吃够味,生态自然,就是个头偏瘦,大小不一,卖相不佳,价钱只能跟其它地方池塘鱼一样。
明明东西够好,为啥卖不起价?周伟渐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缺少自己的品牌。
好在不久安康市统一注册了“安康汉水鱼”商标,打造洁水鱼品牌,成立安康市渔业协会,此后,全市统一标准、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市渔业协会下属公司上门收购,价钱比过去远运它地一斤还要高出2元,一省一涨,大大提高了公司效益。
2019年12月1日分红现场。 陈延安/摄
群众领到分红后笑开了颜。 陈延安/摄
自新公司成立不到一年时间,2019年12月1日,公司便组织了第一次分红,1399位移民户每人分到500元,累计分红69.95万元。“我家4口人,一人500元,一共2000元!”南宫山镇溢河村移民户朱益民格外高兴:“自己从不养鱼,但跟大家一样,也有分红!”
在政府和主管部门支持协调下,公司还在湖岸修建有摩托车路,方便游客观光游览,开发钓位400多个。政府从产业项目资金和苏陕协作资金中挤出100多万元支持库区以渔业为中心的一、二、三产业发展。库区水质始终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