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8月,常州市新北区孟河中学的王秀妹老师终于获准到陕西省岚皋县城关中学支教一年,接到通知的那一瞬间,她兴奋、激动,也有些不安。岚皋县是新北区对口支援的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生活条件差,这对于长期在发达地区工作的人来说肯定是一种挑战,但王秀妹坚信,自己能克服困难,将支教工作干好。
一、严于律己,不要特殊照顾
岚皋是陕西南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境内青山碧水,空气新鲜,但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为了工作方便,她没有选择学校联系的宾馆,而是住到学校综合楼的办公室,面对街道的喧闹、车辆的噪音、简陋的生活设施,她没有抱怨,没有提出什么要求,购买了一些生活物品后就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学校考虑到她原来是学校领导,打算让她搞一些教学管理,给教师们做些业务指导,不用带课,但她坚决要求带主课,她说:“我是来支教的,就要做些实际的支教工作,就要和学生直接接触。”在她的要求下,学校给她安排了一个普通班的英语。
从此,她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的任课教师,每天摸爬滚打在办公室、在班级、在教研组。她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与同事打成一片,生活和工作中从不搞特殊化。
由于学校食堂的口味偏辣,她很不适应,常常辣得满脸通红,她在吃饭时就在桌上放一杯水,遇到辣的菜就在水里浸一下再吃,有时打上米饭喝一些汤对付,学校食堂曾提出单独给她炒两个不放辣椒的菜,她拒绝了,她知道这样会增加炊事员的负担,她不愿意给别人增加麻烦。
二、真情所至,一心扑在教学中
王老师所带的八年级(8)班是一个基础较差的班,全班56名学生,王老师第一节课就发现部分同学连26个英语字母都不会背,虽然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积极,但多是答非所问,遇到知识性的问题就卡了壳,王老师没有灰心,她通过测试,摸清全班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并针对实际制定了补课方案。
对于部分基础太差的同学,王老师利用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后的时间为他们补课,教读课文、听写单词、讲解语法、指导作业、介绍学习方法,帮助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高英语成绩,增强学习信心。班主任肖婷发现,每天中午休息时间,王老师都在教室给学生辅导功课,同学们也最爱到王老师办公室请教,班上同学从最初害怕英语,不喜欢英语到对英语感兴趣,也喜欢上了王老师,课余的时候,他们常和王老师拉家常,谈家里的情况,王老师一面辅导他们的学习,一边和他们谈心,化解学生对家长的抱怨和误解,得到家长的好评。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王老师的精心辅导下,班上英语成绩有了明显提高,一位家长说:“以前孩子回家从来不带英语书,吵也不管用,还是王老师有办法,现在每次带的都有英语,在家里还像模像样地读英语,成绩也有提高,真心感谢王老师。”
三、示范带动,为大家做出榜样
作为支教老师,王秀妹不仅是一个任课教师,也是一位学校领导,她不但亲自带主课,还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上示范课、听课、评课、讲座,每一样都做得认认真真。每次行政值周,她都是第一个到校门值班,第一个到教学楼巡查,每当中午或下午学生放学,她都坚持在校门口检查安全,到教学楼巡视,进教室辅导学生,哪怕只有几个学生,她也一丝不苟。工作中,她毫不保留地把新北区英语教学的经验,传授给同事,把最新的资料与同事共享,将学校的管理方法和理念,与学校领导交流,共同探讨学校的管理,她提出了很多合理化的建议,在学校得到推广和实施,对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王秀妹说:“支教让我真正了解到贫困地区学生的状态,也摸索了一些教学方法,下一步我将一如既往,把支教工作扎扎实实的做下去,让支教经历成为我宝贵的人生财富。”
她坚信,教育不是独自前行,她要尽量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大家,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会走得更远,走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