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区教师刘跃:让支教成为精彩的经历

发布时间:2021-03-26 10:54来源:岚皋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

不去支教,不知道山区教育的艰辛;只有付出,才能收获成功的快乐。

——摘自刘跃工作日记                     

刘跃,男,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常州市新北区骨干教师,常州市优秀团干部,新北区优秀教师。2020年8月,刘跃带着领导的重托和信任,怀着对山区教育的炙热情怀,背着简单的行囊,来到距常州千里之外的岚皋县城关中学,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涯。他深知,支教不仅仅是任务,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一种考验和经历,他决心珍惜这次难得机会,让支教成为一段精彩的人生。

服从安排,快速融入支教生活

当他接到支教通知的时候,心里既兴奋又忐忑,虽然他在学校是骨干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面临全新的教学环境,未曾谋面的学生,不熟悉的教师团队,自己怎样才能快速融入支教工作呢?一到学校,迎接他的便是学校领导和老师们一张张热情的笑脸,一句句亲切的问候,他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心里的忧虑顿时烟消云散,老师们那份亲切与热情,让他对学校倍感温暖,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工作未开始,心已被感动。

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他与学校领导、教师进行了交流,副校长黄平东告诉他,学校条件较差,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希望他能把发达地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带到学校,为学校的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看到黄校长那诚恳的目光,他二话没说,就爽快地答应了。接着,他走进课堂,认真听老师们的常态课,观察学生的反应,仔细批改学生的作业,在最短时间掌握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在充分了解校情、教情、学情的基础上,他制定了支教计划,为接下来的支教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辛勤付出,收获幸福和快乐

对于每个支教教师来说,选择支教就意味着选择辛苦。他接任九年级7班的数学课,全班56名学生,留守儿童多,学生基础差,学习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业拖拖拉拉,潦草应付。开始上课时,尽管他把课堂提问的层次降了又降,但课堂教学的尴尬还是层出不穷,他认为很简单的问题,学生却答不上来。第一次摸底考试中,90分以上的寥寥无几,相当一部分人不及格。看到那一个个鲜红的分数,他感到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也体会到了山区教师的不易。

为了让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他利用课余时间,跟学生谈心、交流,给他们讲名人成材故事,给他们讲述外面世界的精彩,给他们补习数学知识,介绍学习方法,然后,他从最基本的课堂教学常规抓起,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严格要求,逐渐改变了他们原来的懒散和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同时,在教学中注意放慢节奏,放缓语速,降低问题难度,尽量适应每一个学生。慢慢地,学生对数学有了兴趣,成绩也有了提高。看到学生的进步,他感到由衷的欣慰。他坚信,只要有辛勤的付出,就会有成功的喜悦。

示范引领,促进教学科研工作

作为一名支教教师,他深深地知道,不光要搞好自己的教学工作,还要尽最大可能去带动全校的数学教研工作,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推广到支教学校,促进均衡发展。

在教学工作中,他发现同一个年级的各班的教学进度、教学目标都不相同,教学成绩也相差很大。为改变这种现象,他提出了集体备课这个思路并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随后,他利用课余时间找资料、编提纲、搞讲座,并在九年级数学科目中带头进行实施,自己先备示范课,讲公开课,再观摩别的老师的课,每听一节课后,他都与讲课教师相互交流,深入探讨,促进共同提高。开始老师们都不太习惯,后来大家尝到了集体备课的好处,不仅能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做到知识共享,还能培植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省时省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效果很好,参加的教研组越来越多,学生也感到老师教学的变化,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

从去年开始,他先后为全校教师作《关于集体备课》专题讲座2次,在教研组进行中心发言5次,撰写《集体备课实施方案》《集体备课基本要求》等相关文章4篇,他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亲身体会,对集体备课内容、流程和相关事宜进行了全面的讲解,使大家受益匪浅。在学校,他还注意培养青年教师,经常深入青年教师的课堂,随堂听课,认真指导,使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关爱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在教学之余,他经常和学生进行交流谈心,了解学生心中所思所想,他还通过短信、QQ群、微信等形式,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询问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要求家长督促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认真完成作业。

在与家长的交流中,他得知个别学生家中经济十分紧张,购买学习用品都有困难,他就自己出钱为孩子购买学习用品。元旦期间,他自费买了两百多元的糖和小礼品,奖励学习成绩优秀和进步明显的学生,下一步,他还打算联系常州的老乡,对贫困孩子进行资助。在他心中,一个孩子虽然只是班级的一员,但却是家长全部的希望,他不想让一个学生掉队,他要全力帮助他们。

一段支教情,终生难忘记。支教工作尽管紧张而忙碌,但每一天的生活都充实而快乐。与学生相处的日子,使他感受到农村孩子更需要教育,需要更好的教育。学校教师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认真负责、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是他今后工作的不竭动力。“能成为一名支教教师,是我无悔的选择,支教路上我将尽我所能,让生命因支教而精彩!”刘跃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