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项行动”进行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安康日报:尊重群众意愿 补齐短板弱项 建设美丽乡村

发布时间:2022-06-15 09:38来源:安康日报

岚皋县滔河镇柏坪村辖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30户2200人。2022年以来,柏坪村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抓手,扎实开展村容村貌、基础设施、院房改造、行为习俗提升行动,补齐短板弱项,推动人居环境全面改善。形成了村风好、民风淳、家风良、民心齐的良好格局。农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愿景正悄然变成了现实。主要做法如下:


强化组织领导、尊重群众意愿、激活内生动力。成立由联村镇领导任组长,驻村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任副组长,驻村工作队员、村“三委”委员为成员的柏坪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工作落实。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融入“321”网格化管理体系,先后召开小组会、院坝会30余次,组织网格员入户摸清各户基本情况,了解群众思想和建设需求,推动实现“要我建设”向“我要建设”自动转变。制定了《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方案》《环境卫生季度评比办法》《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护规定》等制度措施,“门前四包责任制”挂牌到户、落实到人,整村形成“比学共进”浓厚氛围。


紧盯工作重点、补齐短板弱项、务求工作实效。对照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标准,结合村域实际和群众需求,扎实开展四大行动提升。今年已开展集体清扫行动30余次;拆除乱搭乱建、临时畜禽圈舍40余处,拆除危房、旧房9户1200平方米;清理河道、沟渠1万余米;集中修建文化墙1800平方米,建成800平方米群众休闲文化活动广场一处;安装庭院绿化围栏1500米,61户形成庭院小经济,形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宜居常态。硬化到组公路1.2公里,硬化连户路1.5公里;修建垃圾集中收集房5个,实现垃圾日收集周清运;修建集中化粪池3处,污水处理站一座,全村污水收集排放处理全覆盖;改造农户老旧用电线路60余户,新安装路灯40盏,公路两旁、主要院落达到“亮化”全覆盖。按照“屋顶换机瓦、封檐统一化、厨房操作台、门窗格子化、单独储物房、室内卫生间、圈舍无臭味、前后有散水、楼面要吊顶、用电安全性”的标准,全村33户土木结构房屋全部改造;21户400平方米院坝完成硬化;25户无卫生厕所的农户,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施工,集中进行卫生厕所改造。全村所有农户达到住房安全舒适,户户有卫生厕所。修订完善“一约四会”,将道德评议、文明创建等纳入“三会一课”重要内容,全村农户道德银行累计积分超过3万分,兑现生活物资3万余元;先后评选表彰“好婆婆”“好媳妇”12人。通过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坚决遏制了人情攀比、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积极奋进、邻里和睦在全村蔚然成风。


坚持党建引领、立足因地制宜、强化财力保障。在柏坪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镇党委先后召开10余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并明确一名科级领导驻村指导,村党支部紧盯预定指标和目标不动摇,41名共产党员始终在村民中用实际行动做表率,保障了示范村建设取得预定成效。坚持“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指导思想,在项目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和需求,按照历史风貌,将留存的老粮站、供销社、区公所、人民公社等一批旧址,保存风貌,加以修复,吸引了不少周边游客参观和网红打卡。不仅留住了乡愁,更使村域资源得到盘活利用。全村累计争取财政资金800余万元,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建设和产业发展建设,还撬动230余万元社会资金投入到了村域建设,保障了各项工作推进有力、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