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土特产文章 走好振兴富民路

发布时间:2023-09-01 11:40来源:安康日报

近年来,岚皋县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在滔河镇联合村四组,监测户杨向翠正召集村里的劳力,将刚刚采收回来的鲜烟叶进行称重、编烟、烘烤。

“今年种了25亩烤烟,现在正在烘烤烟叶,下半年预计毛收入在10万元左右。”杨向翠说。

2021年,杨向翠的丈夫陈胜文因病离世,住院治病掏空了家里的积蓄,一双儿女的上学问题压在杨向翠一人身上。

在了解到预警信息后,当地镇村干部立即入户核查,根据杨向翠家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不仅落实了医疗报销、医疗救助、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还帮助杨向翠发展烤烟产业,为其争取产业奖补资金、落实烤烟生产用房等,让杨向翠树立继续努力生活的信心。

帮助杨向翠一家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只是滔河镇监测帮扶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滔河镇坚持将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作为推进巩固衔接工作的重要抓手,严格落实“2531”工作机制,建立了滔河镇防返贫监测网格化管理体系,结合平台系统监测分析和行业部门筛查预警等方式,确保返贫致贫风险发现精准、监测对象纳入及时。

“按照‘因户施策’的原则,根据监测对象家庭劳动力状况、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因素,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人,全力做好监测帮扶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滔河镇镇长彭蜀秦说。

近年来,岚皋县采取动态监测和网格化管理来排查各类致贫返贫风险,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同时,充分利用宣传册、村民大会、微信群等途径,做好兜底保障、福村宝、健康保、防贫保、“顶梁柱”等政策宣传,确保监测对象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岚皋县依托县域特色资源,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思路,构建全产业链现代魔芋产业体系,做好土特产文章。

走进蔺河镇蒋家关村,成片的林下魔芋郁郁葱葱。当地种植魔芋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前些年该地因为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销路、价格不稳定。

为解决产业发展瓶颈,蒋家关村通过成立魔芋种植专业合作社、培育多个示范园区、建立魔芋产品加工厂等方式提升魔芋附加值、提高芋农生产的积极性。

“这些年我们先后建立了5个园区,包括4个县级园区、1个市级园区,种植面积达到了1万亩。仅魔芋产业一项,实现全村人均增收5000元。”蔺河镇蒋家关村党支部书记伍先忠说。

在岚皋县烛山食业有限公司,厂房里机械轰鸣,工人们将魔芋原材料有条不紊地在生产线上清洗、加工、拌料、包装。

该公司是一家以魔芋食品生产为主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立足“岚皋魔芋”金字招牌,不断进行技术革新、销路扩展,产能、效益逐年递增。同时广泛吸纳群众就近务工,为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增收致富创造便利条件。

“现在工厂吸纳就近就业人员一百余人,人均月工资4500元左右,通过扩展销售渠道和产能提升,年销售额达到了8000多万元。”公司销售经理熊艳说。

岚皋县坚持把培育龙头企业、建强产业园区、做大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作为关键性举措,全县累计发展魔芋面积达15万亩,培育加工企业5家,培育省级园区1家、市级园区5家、县级园区28家,先后开发出魔芋精粉、魔芋方便食品等6类21个魔芋系列产品,已拥有“明珠”“烛山”“南宫山”3个省级知名品牌,近4000户1.2万余人参与到魔芋产业链中,人均增收3000余元。

近年来,岚皋县持续提升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水平,实施防返贫和大病救助基金兜底“六重保障”,落实“缺什么补什么”帮扶措施,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坚持扩量与提质并重,在不断发挥传统农业项目优势的同时,积极挖掘特色产业新项目,按照“高位抓产业,特色兴产业,稳粮保产业”的思路,坚定不移走好示范引领之路,奋力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作者/张弛 苏鸿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