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在岚皋县堰门镇进步村后山的树林下,二十多个村民正抡着锄头在槐树林下翻土,一个个汗流浃背,干得热火朝天。该村的党支部书记徐茂山介绍,村里计划开辟700亩林下土地发展魔芋种植产业,誓把“荒山”变“金山”。
进步村坐落堰门镇的最南端,山高坡陡。全村 428户1186人,村里有林地6724亩,耕地3000亩,林多地少,村经济收入以退耕还林、公益林补偿、传统种养及劳务经济为主,缺乏好的产业支撑。
为了尽快实现产业上的突破,村支部发动群众利用山林套种魔芋,却遭到了村民的集体反对。
“大家最担心的就是种下去了挣不到钱,还浪费了人力物力。”徐茂山说,为了消除大家的疑虑,村支部先后带了10余人到有成功经验的隆兴村和长征村参观学习。当了解到林下套种魔芋,亩产值能达到五六千元,看到别人把钱装进了口袋,大家才有了积极性。立即组建了村级合作社,产业说干就干。
“我们的土地都是从村民手中流转过来的,在林下种魔芋,大家得收益,林木也会长得更好。”魔芋产业带头人赵章新说道,对于发展这个一举两得的产业,现在村民都十分支持。
“现在我们已经规划500多亩地,开辟完成300多亩。”赵章新一边清理着林下的杂木一边说道。
据了解,林下套种魔芋产业的发展,给进步村60多村民提供了务工机会。每人每天100块钱,700亩做完,预计要发放35万的务工工资。
推动农村产业全覆盖,因地制宜是根本遵循。巧妙利用魔芋喜阴的生长习性,充分发挥林地资源优势,做活林下经济,让勤劳的群众通过劳动获得收益,致富就有了进一步的保障。
“只要有活干,我天天都会来,”一位大叔一边强劲有力地挥舞着手中的锄头挖着一棵杂树根,一边开着玩笑,“我60多岁了,你看我是不是比他们年轻的还要有劲。”说完又抡起锄头来,翻起一块又一块肥沃的泥土,树林下响起一阵欢快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