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大豆飘香。在滔河镇车坪村的千亩核桃产业示范园区里,十来个工人正在辛勤劳作,忙着收割套种在核桃树下的大豆,一株株大豆密密麻麻地结满了豆荚,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孕育着村集体经济壮大的新希望。
从建立核桃园区就在这里务工的庞胜生,一边忙着手上的活儿,一边笑着说道,“我们在园区里一年四季都有活儿做,平时就是核桃的除草、施肥这些管护工作,现在又是大豆的收割,收入也不错。”
在车坪村文化广场上,村民唐继会正忙着将脱壳的大豆分散开摊成薄薄一层,进行充分晾晒,这样大豆不易发霉腐烂,更便于贮存和售卖。“我在村上做饭是2000元一个月,空闲的时候就来晒大豆,一天又有130元的工资,干活和家庭两不误,收入也可观。”唐继会开心地说道。
今年夏天,车坪村组织召开村民大会,针对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充分讨论,在听取群众意见,又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后,最终决定在碧根果园区里套种大豆、油菜等“短、平、快”的粮油作物,力争做到一地多收,让每一亩地发挥出更多的效益,让更多群众尝到集体经济的“甜头”。
“年初,我们顺利完成了碧根果园区1000亩苗木种植的任务,后期的管护也在有序进行,由于核桃种植林间距较大,我们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作物产量和收益,所以在核桃树下套种了大豆。”车坪村党支部书记覃佐银表示,在核桃树下套种大豆,可以利用大豆枝叶的遮盖,避免土壤中的水分快速流失,防止杂草生长过快,在降低核桃管护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大豆生产效益。
车坪村从大豆的播种到丰收,共吸纳周边农户40户70余人就近务工,仅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660亩大豆就已全部成熟。眼下,第一批大豆已晾晒完毕,预计每斤价格2.5元,每亩地至少增收250元,集体收入能达到15万元左右。
近年来,车坪村始终坚持“一村一品一特色”的发展思路,通过“支部+村集体经济+农户”的方式,大力发展核桃产业。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又探索发展“经济作物为主,粮油产业轮作”的产业发展模式,在实现“一地三收”的基础上,还能通过多方位带动群众增收,让群众在农闲时节“忙起来”,在家门口就装满“钱袋子”。(图文/通讯员 谭静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