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中省市有关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重点围绕十大行动、五大专项行动、深化“放管服”改革等方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大力推进十大行动和五大专项行动
(一)细化措施,统筹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年度工作
一是系统安排部署。制定印发了《2020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岚皋县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关于开展营商环境领域巩固和深化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岚皋县2020年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转发<安康市2020年复制推广和借鉴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建立“双包一解”相关工作制度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对专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二是特色亮点工作突出。工程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在《陕西工作交流》(第65期)刊发。陕西广播电视台《今日点击》栏目播出《岚皋:提升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推行“五单五转五办”服务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岚皋品牌》在陕西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简报上刊发。
(二)紧盯十大行动,确保完成三年行动计划任务目标
1.简化企业开办。大力推广微信办照,新设立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刻制公章、开立银行账户、办理涉税事项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完成。今年以来,新增市场主体1493户,其中企业34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9户、个体工商户1113户,企业登记平均办理时限为0.5个工作日。
2.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探索实行“一体五转”,着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速度,针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集中一体化审批”目标,打出了“五转”组合拳,企业投资项目从备案、用地许可到联合竣工验收由220个工作日缩减为60个工作日以内、提速70%以上。
3.方便企业获得水电气。不断优化企业水电网络报装、网上交费、网上报修体验,印发了《关于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做好方便企业获得水气的通知》,将用气报装程序由9个流程优化至6个流程,时限由40个工作日压缩至35个工作日(含施工审批)。
4.方便企业不动产登记。共受理业务25100余宗(其中办理不动产登记证书3307本,为企业、个人抵押融资6459万元,查询信息21500余条,接受现场咨询和电话咨询1000余人次)。一般登记办结时限平均为1.5个工作日,最快0.25个工作日办结,查封、注销、异议登记即时办结。
5.优化纳税服务。深入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大力依托电子税务局、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微信群、邮寄等“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渠道,为50余户纳税人预约办税,为300余户纳税人延时服务,建立了领导“包抓帮扶”机制,与1800余户企业建立了一对一的专项涉税服务。2020年税务营商环境便利度在全省129个区县中排名第8位。
6.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2020年外资实现“零突破”,完成外资任务19.5万美元。
7.降低企业获得信贷难度和成本。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职能作用助力我县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职能作用,目前已受理31家企业财信担保贷款项目,发放财信担保贷款3020万元。中小微企业新增贷款1.029亿元,净增长9684.8万元,增长28.1倍。
8.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全县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降征、免征、减半征823万元;失业保险降征、免征、减半征153.84万元;工伤保险降征、免征、减半征230.13万元;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各类企业36家435.39万元;全年各项社会保险费降、减、免、返、补达到1339万元。补贴新社区工厂水电费和厂房租赁费202万元,全年水电费和厂房租赁费补贴资金达到650万元;企业“以工代训”保就业补贴资金达到1200万元;三项合计达到3189万元。完成了34户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承租行政事业单位和县属国有企业公房房租减免和再次减免申报工作,共申报减免三个月租金合计32.9万元,其中:申报实际减免24.5万元、顺延折算减免金额8.4万元。同时,按照《关于印发岚皋县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文件精神,及时组织全县符合奖补条件的40余户企业完成申报材料,奖补资金总额达624.5万元。
(三)扎实推进五大专项行动,切实改善政务服务环境
1.规范中介服务。重点整治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较多、服务机构能力不强和红顶中介等问题,编制公示了《岚皋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积极组建中介服务超市,开展中介服务机构与政府脱钩。目前,20家中介服务机构入驻岚皋中介服务超市。
2.落实涉企收费政策。及时更新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系统中“降费”项目,确保“降费”新标准及时落实执行到位。加强票据日常管理,严格落实以票控费,核旧领新,杜绝违规违法收费现象发生。
3.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印发了《岚皋县2020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开展“政务诚信建设 我们在行动”信用关爱日宣传活动,协助第三方开展了政务诚信评价工作,公布失信执行人2批次35人,录入信用(陕西)共享信息8万余条,录入“双公示”信息1000余条。
4.优化便民服务。充分利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和“i安康”手机APP,提供 “不见面”审批服务。对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但次要条件或申请材料尚不能一次交齐的审批服务事项,经申请人作出补齐相应材料的承诺后,先予受理并颁发相关批文、证照。对重点企业(项目)、招商引资项目,提前介入并落实帮代办人员,提供企业开办、立项备案、施工许可所涉及的审批服务事项“全流程”咨询及帮办代办服务。
5.促进政策落地落实。梳理涉企8条政策核心条款和5个业务流程图,在县政府网站进行了发布,进一步促进政策落地。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
(一)优化市场准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通知》,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
(二)提升政务服务。分两批将15个部门承担的171项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职责划转到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在部门间建立健全了联席会议、审管联动、动态调整、复议诉求等5项协调监管机制。梳理直观易懂实施清单837项,清理企业和群众的“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无谓证明128项。
(三)打通投资堵点。开展了“投资法规执法检查疏解治理投资堵点”专项行动。
(四)助力复工复产。在政务大厅设置惠企政策咨询窗口,推行“专岗专人专责”,编制惠企政策流程图,共19大项,21小项,在陕西政务服务网岚皋站点展示公开,及时更新复工复产指南。同时,充分利用安康市智慧政务平台,确保办件线下运行、线上记录,事项可追溯。
(五)规范市场监管。完成了岚皋县四个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整合和12个镇执法综合办公室组建工作,印发了《岚皋县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召开了岚皋县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联席会。
(六)扎实开展规范招投标专项整治。一是精简程序。为提高建筑市场招投标的行政效率,精简招标审批程序,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在招标实施方案批复后即可进入招标程序,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可同步办理。二是减负降费。将原有的工程投标“线下”报名模式即在代理机构处购买招标文件改为“线上”免费投标,凡是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建筑企业均可在岚皋县政府网站免费下载招标文件参与投标。报名程序公开透明,同时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投标成本。三是规范监管。项目招投标从拟定招标文件到网站公示公告再到开标评标的各个环节均有专职人员负责把关监督,严格落实《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尊重社会投资人的招标自主权。在招标文件制定过程中加强审核,对于有地域限制、特殊条件限制的条款严格把控;招投标过程中严格监督,消除招投标过程中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设置的各类不合理限制和壁垒。在整个过程中,做到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和监理制“四落实”,并建立完善了备案登记和工程变更会审等制度。
(七)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在“互联网+调解仲裁”试点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基层调解组织和基层调解中心信息化建设,向广大劳动者积极推广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在线调解服务平台,引导当事人通过线上方式申请解决争议,节省维权成本,形成良好的“互联网+调解”工作氛围,构建县域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三、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一)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宣教活动。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纳入“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和2020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宣传活动,出动宣传车16次,接受咨询50余次,发放各类普法资料8000余份。
(二)认真开展“双包一解”。印发了《关于建立“双包一解”相关工作制度的通知》,成立了工作专班,结合《关于加快推进重点攻坚项目建设的通知》(岚重指办发〔2020〕4号)和《关于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推动中小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通知》(岚办发〔2020〕5号)确定了《岚皋县县级领导包联重点企业清单》和《岚皋县县级领导包联重点企业清单》。
(三)学习借鉴和复制推广先进经验。
1.借鉴西安市“五位一体”政务服务体系,探索“四抓四促”,扎实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四抓四促”包括:领导重视抓统筹,高位推动促落实;事项审批抓集中,明确流程促规范;优化服务抓集成,改革创新促高效;明晰责任抓协同,建立机制促长效。
2.工程建设领域推行“一体五转变”。通过一体化集中审批,实现从物理集中到化学融合,从多头提交到一表申请,从互为前置到同步审批,从以审代管到主动服务,从审管一体到审管联动的转变,极大提高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工作效率。
3.推行“五单五转五办”服务。建立“五单”:梳理实施清单、编制取消下放清单、整理“最多跑一次”清单、公开网上办理清单、清理收费清单。推进“五转”:由分散审批并联审批转向大厅集成式审批、由群众咨询转向自助查询、由群众跑路转向数据跑路、由传统监管转向智慧管理、由分散式资源转向数据库云端。推行“五办”:推行容缺后补办理服务、推行套餐点餐办理服务、推行提前介入办理服务、推行预估帮办服务、推行领导带(坐)班服务。
4.复制西安莲湖区政务服务事项微店交易模式,通过微信公众号汇集133项审批套餐服务,实现群众掌上查看需要办理的业务及相关流程和资料,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自助服务专区。设置16台自助服务终端,24小时对外提供自助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