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 别:A
刘衍芳代表:
非常感谢您对我县文化旅游事业及教育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将红军道打造成“爱国主义实训和劳动实践”研学基地的建议收悉,现回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充分运用红军道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积极筹集资金,着力打造堰门村“红军道”。并邀请县内文化名人依据当地老人的讲述,结合史料记载充分挖掘红军道上过红军的历史故事,形成完整的党史学习教育资料。结合党史资料,设计出连接当地既是红军停留驻扎又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卢氏祠堂和红军屋等红色景点。围绕“红军道”红色文化推动产旅融合,建成红军道展览馆、红军道广场、十里桃花、红军步道等景点,推广“红军道”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开展活动百余场以上,种植黄桃
园区 50亩,培育 5处民宿农家乐,初步形成集特色林果采摘、休闲垂钓、吃喝消费为一体的红色教育打卡地。
依托红军道红色文化资源,借力文旅行业正在加速形成的新格局高速通道,在“红色”元素上下功夫,提升全域旅游品质,寻找革命足迹。目前我县已经打造了红军道红色旅游区,红军道红色景区,将重走红军路、重穿红军衣、重温入党誓词等红色元素活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可参与互动的红色业态。开展非遗进景区,如何将非遗项目融入红色元素也是我县文旅事业未来的方向,这又将极大丰富红军道红色旅游的内涵。
关于您提的将红军道打造成“爱国主义实训和劳动实践”研学基地,其投入与建设以及红色文化的挖掘需要文旅广电局、教体科技局、住建局、档案史志馆及农业农村局等多个部门的统筹协调。我县红色旅游实际刚刚起步,目前还存在红色旅游资源集群效应不强,红色旅游发展缺乏系统性、整体性、长远性,交通不畅、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文旅产业是我县一号工程、首位产业。推动“红色旅游+”,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是县委、县政府在未来的重点工作。
如何更好地发挥红军道红色旅游资源的作用,我们也在积极探索,我们将努力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深挖红军道红色文化资源,明确定位布局,提升红色旅游的综合拉动、全面辐射功效,形成多元化、立体式的旅游形式,产生叠加吸引力,实现优势互补。把岚皋特有的红色印记培育好、发展好、传播好。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县文化旅游事业及教育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岚皋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教育股
联系 电话:0915-251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