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孟石岭镇变化很大,农家院落宽敞整洁富有地域内涵,产业发展规划合理极具岭上特色,致富渠道逐渐拓宽、群众收入持续增长,社会环境和谐安定、人民生活幸福安康。”孟石岭镇田坝村老支书杨汉林感慨道。
如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孟石岭镇正在悄然“破茧成蝶”,广袤的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一幅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美好图景徐徐展现。
产业升级推动岭上经济转型
近年来,孟石岭镇围绕特色产业,重新规划定位产业属性,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岭上经济形势持续向好。
强化产业集群“支撑力”。坚持开展“双招双引”行动,紧抓“归雁经济”政策机遇,探索实施政府主导+支部参与+经营主体推动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实现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百姓受益的良好局面。
增强产业布局“聚合力”。全面推行“川道渔米菜、魔芋全覆盖”的产业发展思路,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以富硒粮油、生态渔业、林下魔芋为主导,以畜禽养殖、中药材、蚕桑、烤烟为特色增收项目,建成1个市级渔业养殖航母型园区、3个市级农业园区、9个县级农业园区。
厚植产业升级“硬实力”。全面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建成1个山野菜加工厂、1个桑芽菜加工厂以及2个商品鲟鱼养殖基地和1个鲟鱼育苗基地,实现了农副产品生产到初加工直销的转型突破。
夯实产业推销“承载力”。依托电商服务平台打造岭上电商物流销售综合体,邀请全镇网红参与到岭上带货直播,拓宽全镇农副产品销路。
提升产业品质“竞争力”。积极探索研究本地农副产品发展潜质,推出君堂牌山野菜、香椿酱等农副产品,委托第三方生产桑葚果酒、桑叶茶、桑叶酱等精深化产品,不断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和美庭院构建宜居美丽乡村
为构建岭上宜居美丽乡村,孟石岭镇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美庭院创建以及岭上民宿集群建设工作。
志愿服务提升全域环境。孟石岭镇桃园村组建的女子志愿服务队,定期清理村级公路、河道等公共区域,开展卫生模范户评比活动,提升群众内生动力;武学村探索“党员示范带头+公益岗日常巡察”的道路、河道环境志愿服务管理模式,村庄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和美庭院串起旅游“珠链”。今年,孟石岭镇大力推进丰坪村、柏杨林村、草坪村的三个院落62户和美庭院创建工作,广泛宣传动员,鼓励全村农户创建三星级庭院,支持有条件的农户创建“四星”“五星”级和美庭院,待项目完工,541国道岚河旅游线路上的和美庭院农家院落将实现“串珠成链”。
农旅融合激发新质业态。依托鲟鱼产业基础,坚持产旅融合,努力打造集生态水产养殖、旅游餐饮、休闲垂钓、水产品深加工销售等于一体的复合型基地,争创“鲟鱼小镇”;挖掘“甘棠印记”文化内涵,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构建“岚河画村”,激发农业新质生产力,焕发新活力。
平安建设营造安定社会环境
孟石岭镇始终坚持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通过开展院落会、宣讲会,宣传法律、政策,提升村民法治素养。同时不断强化司法调解、信访接待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社会综合治理水平,2023年平安建设市级抽查11项指标满意度均是100%。
“岭上夜话”解民情。今年,孟石岭镇以干部、党员、群众夜话座谈的方式,开展60余场“岭上夜话”活动,听民声、解民忧、汇民智,累计收集涉及公共基础建设、文明创建、人居环境整治、民生实事等意见建议240余条,架起了党群“连心桥”。
司法调解化矛盾。创新“115”工作法(即:明确一个目标,建强一支队伍,夯实五项措施)全力提升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践行“枫桥经验”和“诉源治理”,今年累计接待来访群众23次30人,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余件。
为民办事暖人心。孟石岭镇人大主席团探索民生微实事速办机制,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迫切需要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人大途径实现快办速办。同时制定人大代表坐班接访制度,定期安排镇人大代表坐班接访,收集民意、解释政策,为孟石岭镇社会和谐稳定保驾护航。(通讯员 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