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岚皋县民主镇新喜村,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100余亩的“老品种种源基地”正孕育着希望的种子,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人的努力——岚皋县人大代表、民主镇新喜村党支部书记杨发文。
小种子传承老味道
种源基地里有一个种植分布示意图,上面每一个颜色的版块代表一类粮油蔬菜品种,五颜六色整齐排列的版块边上,却是一个个“土气”的名字:猪大肠四季豆、乌洋芋、乌龙早玉米、二黄玉米……名字虽然“土”,但这些都是杨发文的宝贝。为了获得这些种子,除了翻山越岭找农户收集,还联系到帮扶单位安康学院,通过学院的技术支持耗时两年时间才搜集到各类老品种粮油种子40余种。
“我们的目标是保留老品种蔬菜粮油种子,让新喜村的农产品具有独特的市场竞争力。”杨发文说。在他的努力下,新喜村的“老品种种源基地”种植了四季豆、土豆、玉米等十余种老品种试验田。这些农产品不仅保留了“小时候的味道”,更符合现代人对“本地菜”“无公害”产品的需求。随着首批蔬菜成熟烹饪试吃,品尝者们好评如潮,纷纷称赞“这才是儿时味道,菜香味浓郁得很!”
试吃打名气,水肥一体化到位,明年产品将大量投放市场,老品种种源的传承得以延续,杨发文带领村民实现致富梦也迈出了第一步。
小种子撬动大产业
仅仅靠买种子对村民的带动作用辐射面太小,要想实现共同致富,还需要授人以渔。“必须对老品种种出来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才能让全体村民都能在这条产业链上出力、获利。”杨发文说。
随着种源基地不断建设,边上老品种展厅也修建完工,一包包本地洋芋耳子、菜籽油、苞谷面整齐的摆放在展架上。“买的人太多了,好不容易才保住这么几包展示,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村民看到种植老品种的希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共同推动新喜村的发展。”杨发文说。
一大批工作岗位出现,建设园区、务工、加工制作、销售,不同的岗位适应了不同的村民需求,基地培育的种子会优先给本村农户种植,村民们种植的老品种粮油蔬菜,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统一收购、加工、出售,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村民就业机会更多,还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小种子种下新希望
“产业要发展,既要紧跟旅游一号工程步伐,也要构建起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文旅融合发展接收外部营养,落叶归根哺育自身。”杨发文的目光不仅仅停留在眼前的“老品种种源基地”,下一步,他还准备以种源基地为示范,借岚皋县生态旅游首位产业东风,发展打造特色养殖业,用吃园区的绿色蔬菜粮食的土鸡土猪发展民宿旅游,打响当地农家乐、民宿名气,再以养殖业的产出的天然肥料哺育种源基地,构建起循环发展模式,将新喜村打造成一个集农业、旅游、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发展村庄,以此辐射周边各村,形成村村互联,相互赋能的发展格局。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作为人大代表,一个人能做的事情有限,我更希望给村里种下一颗致富的种子,带领大家共同为美好生活奋斗。”在杨发文的带领下,新喜村已经有20余户种上老品种种子,等种源基地产量增加,预计明年还将有50户加入老品种种植队伍,乡村振兴携手同行,杨发文也用一颗普通种子和躬耕实践的精神兑现了“人民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