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安报】岚皋:警民共筑生态安全屏障

发布时间:2024-12-20 11:24来源:人民公安报

今年以来,陕西省岚皋县公安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生态义警”队伍,深化“林长+警长”工作机制,对全县森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和湿地资源实行“一林一警”网格化管理,通过部门联动形成强大合力,有效打击震慑破坏生态资源违法犯罪。截至目前,岚皋县公安局协同相关部门侦办非法狩猎、非法捕捞等涉生态类刑事案件15起,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7名,收缴兽夹15个、猎套30余个、渔网渔具20余副。

打造“生态义警”队伍

今年7月24日,岚皋县公安局与岚皋县林业局联合组建“生态义警”队伍,“我们将秉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生态资源管护巡逻,不放过任何一条破坏生态资源的线索,为生态保护贡献力量。”当日,岚皋县国营林业总场火山管护站站长陈鑫华代表106名“生态义警”在勤务启动仪式暨业务培训会上表示。

11月27日,“生态义警”在巡查时发现有人在林区违规用火,当即采取果断措施熄灭明火,并向岚皋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报告。民警立即赶到现场,对在路边焚烧杂物的周某提出口头警告,并责令其立即熄灭余火。

岚皋县公安局强化林区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巡查,对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等破坏生态资源违法犯罪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快侦快破涉生态案件。

8月11日,岚皋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破获一起非法狩猎案,抓获嫌疑人1名。经查,今年年初,王某在附近山林安装猎套猎获疑似黄麂1只、毛冠鹿1只,猎获物除部分被自食外,其余放入冰柜保存。目前,王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建立“三级联动”管理体系

“我们充分利用‘生态义警’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发挥其宣传员、情报员、调解员的作用,加强部门联动,抓实预防警务,积极排查消除森林火灾隐患,确保生态安全。”岚皋县公安局石门派出所所长张作为说。

岚皋县对“生态义警”建立“三级联动”管理体系,即县级由岚皋县公安局会同岚皋县林业局联合设立指挥部,负责“生态义警”队伍总体规划、机制建立、协调沟通、督促指导等工作;各乡镇派出所设立“生态义警”分队,由各派出所负责组织“生态义警”开展安全宣传、林区巡查等活动;各林场管护站和各村设立“生态义警”工作组,加强与村干部、护林员协作配合,开展生态保护公益活动。

岚皋县公安局堰门派出所积极发动辖区网格员、护林员等基层群防群治力量,全面收集涉生态安全违法犯罪线索,严打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全力净化生态环境。9月29日,堰门派出所联合森林警察大队破获一起非法狩猎案,抓获嫌疑人肖某。经查,肖某承认了自去年6月以来多次非法狩猎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事实。目前,肖某已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此外,岚皋公安、林业部门联合制定“生态义警”管理办法,建立例会研判、巡查护林、信息报送、宣传培训、装备保障和表彰奖励等机制,提高“生态义警”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完善“林长+警长”部门联动机制

岚皋县全面深化“林长+警长”部门联动机制,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建强林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从源头上提高林区社会治安动态管控能力。

位于岚皋县与重庆市城口县交界处的神仙河林区平均海拔2300多米,属岚皋县重点国有林区,因有神河源风景名胜区等景区,人员活动频繁,时有不法分子非法进入林区活动,对生态资源安全构成威胁。为此,岚皋县公安局四季派出所成立驻神仙河林区警务室,民警联合林场护林员以及景区工作人员,成立林区“红袖章”治安巡防队伍,常态化深入林区开展联巡联防,保护生态安全。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林长+警长’部门联动机制建设,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打造群防群治预防警务新品牌,形成‘全警响应、全民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资源保护新格局,为建设和美岚皋贡献公安力量。”岚皋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大队长贺文表示。(作者/阮仕喜 周瑞儒 袁昌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