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皋县蔺河镇蒋家关村结合自资禀赋,按照“农旅融合”的发展思路,引导群众发展中药材产业。
四月,白芨花开的季节如约而至。4月25日,走进岚皋县蔺河镇蒋家关村,“一河两岸”成片的白芨怒放着紫红色花蕊,把山村点缀得如诗如画。
4月25日,在岚皋县蔺河镇蒋家关村,驻村第一书记朱华(右一)和陕西中启农投农业发展公司董事长刘永进(左一),与村民一起在地里查看白芨长势。 张天兵 摄
顺河沿着村道一路走马观花,只见地里串串紫色花朵宛若一盏盏晶莹剔透的小灯笼,令人赏心悦目。山风徐来,阵阵药香沁人心脾。蒋家关村党支部书记伍先忠介绍,这连片花海不仅是春天的美景,也是村民增收致富的好产业。
“一河两岸种白芨的地方,都是一些砂石地,种庄稼不行,但白芨偏偏喜欢这样的环境,苗子移栽过来生长得很自在。”蒋家关村六组村民肖光彩说,她家今年种下3亩地的白芨,基本都是这种地质条件,栽下的苗子成活率高,长势也不错,一大部分也都开了花。
“这几块地里的白芨是我们村王富国家的,你看白芨长得美不美?”指着花开正艳的白芨,村干部们讲起了村中这位首批依靠种白芨发家致富的带头人。
14年前,王富国从山上挖回野生的白芨苗子摸索着试种,后来又尝试育苗繁殖,种植面积由最初的1亩逐年扩大到现在32亩。同时,王富国还种有60亩地的七叶一枝花,是村中名副其实的药材种植大户。每到白芨的采挖季,湖北的客商就会开车上门收购。2023年,王富国家的4亩多地白芨,一次就售卖了40余万元。
村民赵良杰说,这些年,家中盖房子,供儿子上大学、在省城买房子,多亏了种白芨,现在自己的白芨也发展有30亩,长势喜人,日子是越来越有奔头了。
“白芨是传统中药,根状茎入药,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白芨的花期较长,观赏性强,干花泡水还有清热解暑、美容养颜、调理身体的功效。”伍先忠介绍,村里的白芨全部都是野生繁育驯化栽培,品质极好,目前共有550亩,60多户村民栽培,基本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村上还有400亩芍药和牡丹,现在芍药开花了,也值得去看一看。”驻村第一书记朱华一边介绍着,一边带大家走进位于一组的芍药基地。
站在基地的田坎上,放眼望去,地里的芍药花儿竞相绽放,一幅美丽画卷铺展开来。
“芍药全身都是宝。”站在花朵丛中,朱华说:“芍药根部是名贵的中药材,花瓣可制作花茶,籽粒能榨油。这是我们村去年招商引回的企业,流转土地新建起来的药材基地,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务工增收”。
蒋家关村地处巴山腹地,这里山高林密,是岚皋县魔芋产业化发展的起源地,全国“一村一品”(魔芋)示范村。近年来,该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在大力发展林下魔芋的同时,引导村民依托资源禀赋,同步发展淫羊藿、白芨、天冬、七叶一枝花、黄芪等中药材,总面积达1200多亩,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赢”。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伍先忠表示,下一步蒋家关村将结合自然资源禀赋,按照农旅融合的发展思路,继续引导群众发展壮大规模,在打造基地、辐射带动上下功夫,促进群众增收致富,让中草药在乡村振兴中既是“风景”更是“钱”景。(记者 张天兵 沈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