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佐龙镇,一座名为"兴源农庄"的农家乐自2024年5月开业以来,便如磁石般吸引着八方来客,人气爆棚,生意红火。这里不仅以地道的农家菜、淳朴的田园风光让游客流连忘返,更因创办人王庆余始终坚守的诚信品格,成为当地"四美民风"中一面熠熠生辉的旗帜。
62岁的王庆余,曾是佐龙供电所的一名职工。退休之际,他本可选择安享晚年,却心怀对家乡的热爱,毅然响应"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生态旅游之路"的号召,回到家乡开启创业之旅。从农庄的改建到菜品的设计,他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始终秉持"用良心做餐饮,用诚意待客人"的信念。开业短短数月,兴源农庄便凭借食材的新鲜、价格的公道以及热情的服务,赢得了游客们的交口称赞。然而,真正让农庄口碑远扬、声名远播的,是王庆余两次令人动容的拾金不昧善举。
那是一个宁静的午后,几位外地游客用餐后匆匆离开。王庆余像往常一样仔细收拾餐桌、核对账单,敏锐地发现账单金额与实际支付金额不符,对方多付了200元。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调取监控,对照支付记录上的信息,凭借着一股执着,辗转联系到了顾客。添加微信后,他二话不说就将多付的钱退回。游客深受感动,发来感谢红包,他却坚定地回复:"该是您的钱,一分都不能少!这是我们做生意的本分,更是做人的基本诚信。"
当暮色渐渐笼罩大地,另一幕温暖的场景在农庄悄然上演。王庆余在清理包厢时,发现座椅下静静地躺着一个深棕色钱包,里面装着2000元现金和一张西安游客的身份证。他立刻放下手头的活儿,目光落在钱包里一张景区停车票上,上面的车牌号让他看到了寻找失主的线索。他立刻联系停车场管理员,凭借车牌号查询到相关信息,又通过景区客服中心,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失主赵先生的电话。此时,赵先生还沉浸在游玩的愉悦中,完全没有察觉钱包遗失。直到接到王庆余的电话,他才惊觉自己的钱包不见了,心中满是焦急。一小时后,赵先生匆匆赶回农庄。王庆余早已在门口等候,见到赵先生,他笑着递上一杯热茶,说道:"佐龙山水美,人心更得美,可不能叫客人带着遗憾走。您看看钱包里的东西都在不在,千万别着急。"赵先生接过钱包,看到里面的现金和证件完好无损,激动得连声道谢。王庆余摆摆手,说:"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出门在外都不容易,诚信是我们农庄的立足之本,更是我们佐龙人做人的准则。"
这位朴实无华的老人,或许并不懂得什么是"流量密码",但他却用最本真、最纯粹的方式,擦亮了乡村旅游的金字招牌。他的故事在乡邻间迅速传开,如同一股温暖的春风,吹进了每个人的心里,带动了更多村民以诚待人、以信立业。在佐龙镇的青山绿水间,诚信之风如同清澈的泉水,潺潺流淌,浸润着每一寸土地,也滋养着游客心中的"诗与远方"。它不仅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力量,让佐龙镇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步伐更加坚实,未来更加美好。(彭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