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儿童·灿烂童年】让每一朵花儿向阳而生——四季镇困境儿童关爱帮扶三重奏

发布时间:2025-05-14 17:05来源:四季镇

清晨的阳光洒进四季镇月坝村的小院,7岁的小钟背着书包走出家门,脸上挂着久违的笑容。3年前,这个失去母亲的孩子还整日沉默寡言,如今在镇村的帮扶下重新找回了童年的快乐。

在四季镇,像小钟这样的困境儿童有38名。近年来,该镇创新建立“11531”关爱帮扶机制,用真心真情为他们撑起一片成长的蓝天。

“政策包”里的温度

“多亏了政府的帮助,我才能安心工作。”老钟摩挲着儿子的作业本,眼里闪着泪光。自从镇上为他家落实“一老一小”低保政策,将其母亲安置到亲人家中、儿子送到寄宿学校,这个一度陷入绝望的汉子终于看到了生活的曙光。

四季镇通过大数据筛查和网格员走访,为每个困境儿童家庭量身定制“政策包”:低保、残疾人补贴、临时救助……落实“政策找人”机制,让帮扶既有速度更有温度。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各类补助金共计57万元,惠及100余个困境家庭。

“爱心妈妈”的守护

周末的木竹村,常常传来欢声笑语。13岁的徐婷婷(化名)正在“爱心妈妈”薛媛的指导下学习画画,两人挨在一起,画面温馨动人。

“第一次见到婷婷时,她连正眼看人都不敢。”薛媛回忆道。如今,这个曾经内向的女孩不仅成绩进步了,还跟薛媛的女儿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在四季镇,像薛媛这样的“爱心妈妈”共有32位,她们用耐心和爱心,填补着孩子们的情感空缺。

更令人欣慰的是,受助孩子们也在传递这份爱。去年冬天,以徐婷婷为代表的“三类儿童”在学校的组织下到敬老院为孤寡老人收拾房间,“薛妈妈教我要懂得感恩。”小姑娘腼腆地说。

“千里之外”的坚持

今年4月,天坪村的小杨(化名)终于等来了期盼已久的“开学”。当特教老师带着教材走进家门时,这个脑瘫女孩含糊地喊出了“老师好”,让在场所有人热泪盈眶。

小杨原本跟随父母、姐姐在福建生活,刚出生时并没有什么异样,可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家人发现她的行为、智力无法正常去学校上课。帮扶干部电话联系了解情况后,趁其春节返乡时全程陪同办理残疾鉴定,最终认定其为精神、智力一级残疾,随即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针对上学难的问题,干部与家属反复沟通,最终制定了“返乡+送教”方案。“没想到在外地也能得到家乡帮助,孩子终于能上学了!”杨父感慨道。

帮扶不是简单的给予,而是点燃希望的火种;关爱不是一时的热情,而是长久的守护。近年来,四季镇构建的关爱儿童“11531”工作体系已实现了专班统筹、考评闭环,让他们成长有引导、生活有照顾、学习有辅导、安全有保障。截至目前,已开展关爱帮扶宣传活动20余次,组织户外研学实践15次,募集关心关爱“三类儿童”善款12万余元,慰问40余人次,解决实际困难58件,全镇困境儿童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通讯员: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