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幸喜现世来 作者:杜文涛

发布时间:2016-07-05 16:51来源:

     历史是云雨,文学是雨后彩虹。历史是长河,文学是溅飞的水花。岚皋地偏,人迹迟至,紧紧依附于人类生命足迹的文学作品,则罕之鲜之了。绿色难染的戈壁如有一丛骆驼刺,会让人灿烂望眼;热酷难耐的沙漠如有一泓清泉,难拽人生津眸光。瘠贫的岚皋历史文学之薄地,近日寻回了一组古诗,便尤为显得熠熠光亮,弥足珍贵了。

古诗幸喜现世来。这组八首古诗,孕育于南宫山下火山石丛林中的杜家老院子,娉婷于一百多年前的清代古风里。

初夏时节,我参与到了岚皋名门望族花里杜氏家规电视专题片摄制中,在掘挖文本细节偶得线索后,我顺水逐泉,幸喜地在一杜氏后裔贤叟箱底,拾到了他年少时从家传手写本中抄录的杜氏先祖杜继仲以“渔、樵、耕、读、琴、棋、书、画” 为题的八首一组七言古诗。原手写本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被毁。杜氏后裔能将这组古诗历经半个世纪奇迹般地保存至今,实为县邑文墨之幸,笔者能首先观赏品味到这些遗存珍宝,亦为俗眼之福。此组古诗为首次面世,资料极其珍贵,填充丰富了岚皋古代文学作品库。但愿将来《岚皋诗文遗存》再版时,能将此组古诗整理入书,给诗作者杜继仲应有的地方文学地位,也能将此组古诗留至后世。现将全组古诗撷录如下:

                  渔

     太公基上子凌滩,浪不惊人水不寒。

     雅爱渔翁无挂碍,是非不上钓鱼杆。

                  樵

     樵罢归来斧在腰,行歌缓缓下岧峣。

     夕阳远照轻风送,满河烟霞一担挑。

                  耕

     百花香里共春耕,山有光华水有情。

     昨夜沛然甘雨足,荒田待润易犁轻。

                  读

     得读书来好读书,古人明训趁三余。

     诵声浪徹盈天地,别样工商总不如。

                  琴

     丝回千古重知音,狂歌一首自扶琴。

     流水高山传雅调,七弦鼓出圣贤心。

                  棋

     不论围棋和象棋,纷纷战斗费心机。

     飞在宁静无语际,飞是争先用巧时。

                  书

     鸟迹虫文兆世祥,天生锦绣焕文章。

     兔毫写尽乾坤事,青简遥为翰墨香。

                  画

     浓淡轻描作大观,良辰美景属毫端。

     恍如盘古分天地,云树山川仍意安。

作者杜继仲出生于一个耕读世家。据珍藏于岚皋花里杜氏后裔家中的清同治戊辰年(1868年)镌梓的《杜氏家乘》和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成书的《杜氏支谱》记载:杜氏先祖原居山西平阳府蒲州万泉县双泉乡南无里杜村,后迁襄阳府枣阳县双沟,明成化八年复迁荆州府监利县新安里茶壶垸通江湖南岸,清乾隆元年再迁岳州府巴陵县小沙州,清乾隆四十六年其中一支为避水患又迁陕西省兴安府岚河畔十里沟,为杜氏京兆堂支堂,和唐代大诗人杜甫、杜牧同为襄阳京兆堂一脉。《杜氏家乘》议定记述了三十六字的派行诗,现传至“光、大、承、宗、永” 字辈,五代同堂。

诗作者杜继仲在《杜氏支谱》有明确记载。杜继仲,号淑轩,生于道光三年即1823年九月十七日,卒于光绪二十六年即1900年二月十五日,享年七十八岁。为举人杜善迟之孙,杜庆銮之子,大脚才女杜继燕之弟。杜继仲著述付梓过什么作品,或考取过什么功名,家谱中难寻其迹了。

遍寻岚皋旧志《砖坪县志》《安康碑版钩沉》《岚皋诗文遗存》史料得知,杜继仲所生活的杜氏家族,名士倍出,人文厚重。《砖坪县志.人物志》载,杜继仲的爷爷“杜善迟,榜名官廉,乾隆甲寅科举人。敦品励学,为士林所宗,九十余拟举乡贤。”《安康碑版钩沉》载,杜继仲的堂哥杜继安,为岚皋文学史留下了文学华章《公置义田序》。《岚皋诗文遗存》收录了挽杜继仲姐姐杜继燕的三首挽诗。其诗“编后语”载,杜继燕为大脚才女,自办私塾,以诗选婿,丈夫王隆道为进士。她小儿子王樾为举人,后牵头地方乡贤上奏民国政府,依据《水经注》对岚河的记载,改了砖坪县名为岚皋。

昨天的史藉,成为了现世的故事。今天的我们,抑或成昨天历史的看客。为探寻诗作者的更多信息,我们专题片摄制组随几位杜氏后裔,在南宫山下一个叫长淌的栎树林里,找到了杜继仲的坟墓。这是草木野长的六月,距墓中人殁去已一百一十六年了,或许是隐于林间、乡间、草间,坟墓仍完整如初地存留着。墓冢上的救兵粮荆丛披挂着青白掺杂的花串儿,散发着微醺的久远年代的混杂气息。墓前一片野蒿子郁郁芊芊,自性开落,以高高低低的白瓣黄蕊簇拥着,守护着。墓额雕刻无损,墓碑完好,字迹清晰,墓为杜继仲与妻子杨氏合葬坟墓。碑文字句简洁,没有家谱记载外的更多信息,倒是墓联古风深遂,“马鬣崇封先灵以妥,幽光潜发后裔其昌”,尤以墓额“俾尔戬谷” 尽显了《诗经》雅意,不失为出自名门望族、耕读传家之手,几近和墓主人文才媲和了。

家谱和墓碑没有透出诗作者更多的信息,也没有记录出作者获取过可以光宗耀祖的科贡之誉,但组诗自身已无言地告诉了后人那作者非凡的才思。墓碑碑文短练,但透过墓联,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墓主人子孙不薄的儒学功底、艺术工力。

中国古典文学诗歌史上,五、七言是主将,旌旗所指,军容浩荡,杜继仲的这组诗歌,便是七言主体中的一列。作者选取了耕读之家常常经历的渔、樵、耕、读、琴、棋、书、画八种生活场物入题,注意锻字炼句,既有大景又有小处,既有豪放之意,又有雅致之境,做到了句中无余字,篇中有余味。

历史的文明碎片在这里复活。这组诗表现了作者闲居独处的田园生活情趣,恬淡、空寂、宁静、超越,有“是非不上钓鱼杆” 的佛意,有“满河烟霞一担挑”的大气,有“荒田待润易犁轻”的温婉,有“诵声浪徹盈天地”的豪迈,有“流水高山传雅调”的空灵,会有“飞在宁静无语际” 的深遂,有“青简遥为翰墨香”的自悦,有“云树山川仍意安”的洒脱。

记得在哪本书上读到过美国大诗人佛罗斯特的一段话:“一首完美的诗,应该是感情找到了思想,思想又找到了文字。……始于喜悦,终于智慧。”外国诗如此,我们传统的古典诗词更是亦然,单有饱满的激情还不行,只有深刻的思想也不够,它们还必须附丽于卓而不凡的文字,才能展现其神采流韵、质感风华。“渔、樵、耕、读” 如是,“琴、棋、书、画” 使然,我们要感谢岚皋文士杜继仲,在一百多年前泼墨挥毫时,己难能可贵地做到了情思与诗意为一体,语言与思想相融合了。

“当阳拥裘坐,闲读古人诗。”好诗养目,亦能养心。愿这组幸喜现世的“渔、樵、耕、读、琴、棋、书、画” 古诗,能为你的慧眼增福、慧心添祉!

 

                  2016年7月4日于岚皋县城肖家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