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的不咸不淡,却也匆匆忙忙。
春去春又回,转眼三年的时光在岁月的更替中化为过眼云烟。无数次的想要回头看看曾经,可结果,依然怅然。
办公室对面的老婆婆,嗓门依然很大,总喜欢喊叫那些经过的熟人歇气喝水,似乎她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坐在家门口看着过往的行人车辆,只是,婆婆的身体状况似乎越来越差。隔着一条马路,我这样看着她已经有三个年头。
就在婆婆家跟前,去年也开起了一家麻辣烫小店,老板却是个90后的小丫头,我们都叫她紫岚。隔着一条马路,我亲眼见证了这家小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次到好的过程。紫岚很能吃苦,性格开朗豁达,高嗓门。每晚加班,紫岚的声音总会陪着我,有时候会笑她“你好闲人啊,你这样的,肯定不会说悄悄话”,可她倒不怒不气,“就是闲人,就是要闲你,你能拿我怎么办”。不过,前段时间紫岚去给别人家帮忙,有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不见踪影,心里反倒觉得不习惯。尽管小店所在地不在繁华闹市区,可据我观察,她每晚收摊总是在12点左右,生意倒也不差,一直很平稳。想一想,应该和紫岚吃苦耐劳的精神、待人接物的态度密不可分吧。
同样也是女人,还有一位不得不提。紧挨着麻辣烫小店的是一家集超市、旅馆、摩托车行、摩托车修理于一体的四个店面。店的主人是一对年轻的夫妻。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隔着一条马路,我也见证了他们一切从零到有的整个过程。妻子是典型的80后青年,我们都叫她燕子。燕子最开始靠着学来的手艺租房开办了农家乐,为了扩大规模,他们开始动手修房子,也许很多女主人在这个过程中,仅仅只是做做饭供应好茶水而已。可我们看到的场景是:燕子不止一次扛着砂石料口袋上楼。吃苦精神不亚于男人,勇气同样不亚于男人。大家都知道,女人求安求稳的心态比较突出,可她倒是个例外。开农家乐、做早点、打印、传真、旅馆、销售摩托车、修理摩托车、超市,这些她都做过。无论是盈是亏,他们的笑容依然爽朗,依然具有十足的感染力。有人笑说,这一辈子,能像他们这样,也值了。
三年了,似乎一切都在变,似乎一切都没变,感慨了无数个日日夜夜,争取了无数个分分秒秒,总在得到与失去之间寻找距离,寻寻觅觅,总也找不到平衡点,到头来却发现,我们苦苦寻觅的东西其实就在手边上,触手可及,是我们自己忽视了太多遗失的美好。就像她们奋斗的过程,虽然辛苦,却是用自己的双手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结果很重要,但我相信,她们和家人和爱的人一起吃苦的幸福同样重要。
此刻,她们依然在忙碌,笑声依然爽朗。祝福你,祝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