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岚皋县石门镇农业站干部颜加东吃过早餐,匆匆赶到芙蓉村产业大户陈益顺的烤烟炉旁。又到了烤烟烘烤关键时刻,颜加东专门来叮嘱技术要领。
颜加东担任过庄房村支书,曾经种烟17年,最多时年产干烟3万斤。陈益顺2010年起种烟,有烤炉3座,烘烤自己和其他6户共60亩烟叶。但老陈每年卖烟的钱,抵不平买鲜叶的账。别人卖烟笑容满面,老陈卖烟有苦难言。
2014年3月,石门镇安排干部联村包户,点将颜加东,帮扶陈益顺。此后,颜加东定期来到陈益顺烟田,指导示范,送资料传技术。通过分析,颜加东终于找到老陈种烟不赚钱的原因,一是自己又种又烤,没有时间抓管理,导致烟叶质量七长八短;二是烘烤技术不过关,烤烟成色差,卖不起价。
找到症结后,颜加东建议老陈只烤烟不种烟,集中精力抓管理。烟苗一进地,颜加东带着老陈,每周两次到地块查看,严格规范田间管理。第一轮烟进炉,颜加东也住进了老陈家,逐个环节现场教授,直到顺利出炉。今年秋,陈益顺烘烤烟叶1.7万斤,预计净收入6万多,烟叶均价11.3元,同比往年多卖2块钱。
老陈从种烟转型到烤烟,得力于颜加东的包户帮扶。据老陈介绍,从烟苗进地开始,颜加东累计进烟田60余次,查看烟叶长势,指导防虫追肥。烟叶烘烤时,颜加东在他家蹲点指10余天,传授烘烤技术。“老颜没来的时候,经常打电话问烟叶情况,简直是把我的烤烟当作自己的搞。”陈益顺说到。
和群众多见面常联系,群众想办的事情才有着落。今年以来,借助“巴山党旗红•岚皋突破中”主题实践活动,岚皋各级党组织开展便民服务、联村包户、相互评议三项工作,创新实施干部群众“多见面常联系”长效机制,推进“群众工作全覆盖”,5800余名党员干部主动联系服务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在“最后一公里”上,踩实了“最后一脚路”。
一年来,岚皋15个镇立足实际,把和群众多见面常联系作为群众工作法宝,探索出铁炉镇联系群众“五个一”、佐龙镇社区网格化管理、大道河镇“1+3”结对帮扶、横溪镇“三张表格”写民情、官元镇服务群众“双十”工程等载体,成为服务群众的有力抓手,基本形成了联系群众全覆盖,服务群众零距离。
干部群众多见面常联系,关系在多见面中融洽,发展难题在常联系时解决。目前,该县党员干部累计帮助群众办实事5000余件,代办协办各类事项1.3万余件。排查矛盾纠纷1036件,及时调处101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