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改革的前提是,不增加一个机构编制、一个工作人员、一分财政负担。整合现有资源,将原27名纪检干部监督27个部门单位,转变为27名干部监督全县97个单位,推动派驻监督全覆盖。”2014年3月,陕西省岚皋县委书记周康成,对即将启动实施的县级部门纪检监察机构“统派直管”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2014年3月以来,岚皋县对县级部门纪委(纪检组)推行“统一派驻、直接管理”机制,在纪律检查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
“单打独斗”致使监督乏力
“全县有97个部门和单位,而配备了纪委书记、纪检组长的部门只有27个。”岚皋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唐培安介绍说,“即使是配备了纪检干部的部门,也是一个机构一个人,一个人员多个岗,履行监督职责势单力薄,力不从心。”
比如像教育这样的大系统,其基层机构多达60多个,整个系统超过1000人。而教育体育局的纪委书记苏贤友却一直是个“光杆儿司令”,还一直分管着小学教育、工会、普法等十几项具体工作。他坦言,自己就是个副局长的角色,虽然执纪监督是自己的主业,但时间和精力根本就顾不过来。
县物价局纪检组长钟昌斌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自己受县纪委和部门党委的双重领导,福利待遇、工作分工、进退留转等现实问题直接受驻在单位影响,监督领导可能被穿小鞋、监督同事可能影响团结、监督下属可能影响“划票”,身在县城这样的熟人圈子,执纪监督这样“得罪人”的工作,干起来根本没有底气。实际上,有他这种想法的不在少数。他们中有很多是为了解决职级待遇而走上纪检岗位的,扶贫局纪检组长张成友就坦言,自己搞扶贫工作是把好手,但处理纪检监察业务就感到很吃力。
“部门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好几年也未办过一件案子,树立不了权威,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腐败和纪律作风问题的滋生。”唐培安说,“虽然配备了27名纪检干部,但监督成效几乎为‘0’。要对70个没有配备纪检干部的部门实施有效监督就更难了。不便、不能、不愿、不会监督和监督成效不高的问题,已成为对部门实施有效监督的掣肘。”
如何突破?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中央纪委将派驻机构改革纳入纪律检查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岚皋县破解部门纪律监督‘稻草人’现象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
“统派直管”整合监督力量
2014年3月12日,岚皋县把县级部门的27名纪委书记、纪检组长收归县纪委统一管理。结合部门单位性质、监督对象属性和人员编制特点,归口设置6个县纪委监察局派驻纪检组,负责和联系全县97个部门和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和协调指导。
被任命为县纪委派驻纪检组负责人的原物价局纪检组长钟昌斌说:“现在,我们受县纪委监察局直接领导,向县纪委监察局负责并请示报告工作。行政关系、工资待遇、教育培训、考核奖惩划归县纪委监察局统一管理。工作经费由财政部门按县纪委监察局机关标准全额预算、统一划拨。彻底掐断了与归口派驻单位的利益牵绊。”
据了解,像教育、卫生、交通这样的大系统大单位,县委仍然保留了纪委书记、纪检组长驻部门党委、党组成员的身份。派驻纪检组负责人苏贤友说:“大家仍然能够正常参加单位各类会议,了解各类重要情况,适时提出意见建议,保证监督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便于充分地发挥‘驻’的优势。”
“现在,各派驻纪检组由5至6名工作人员组成。县纪委直接管理的干部由23人增加到50人。全县办案和执纪监督力量达到了70%以上。因为各派驻纪检组都是原部门的纪检干部,所以全县的机构编制、工作人员、财政负担并没有增加。”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唐直平说,“为确保派驻监督工作规范运行,我们规定了派驻纪检组监督检查、案件查办等5项工作职责和驻点巡查、参加会议等8种工作方式,明确了归口派驻单位重大事项及时书面报告、重要会议及时通知参加等5项义务。迅速完善了监督检查、驻点巡查、列席会议、约谈问责等制度。”
为使纪委书记和纪检组长迅速回归“本位”抓主业,县纪委监察局举办了纪检监察业务培训班,每周五定期举办“岚水清风大讲堂”活动,已累计开展学习研讨40多次。县纪委纪检监察二室主任张坤桥说:“我们每个室都带有‘徒弟’,从做笔录、写调查报告等基本业务开始教起,通过系统的理论培训和以案代训,促进业务能力的快速提升。”
“实行‘统派直管’,实现了‘同体监督’向‘异体监督’的转变,解决了不便、不能、不愿、不会监督和监督效能低下等问题。通过对27名纪检组长的“智能升级”,将监督对象由27个拓展至97个,实现了派驻监督全覆盖。”唐培安说。
“聚指成拳”彰显监督威力
2014年9月5日,国际反腐败日前夕。岚皋县纪委会议室座无虚席。由派驻纪检组组织的县委办、人大办、政协办、人武部办公室以及人寿公司等30个部门单位的主要领导和党风廉政建设办公室负责人,正在参加“中秋与廉政”教育讲座。“像这样的讲座,我们每个重要的节日都会举办。”主讲人钟昌斌介绍说,“我们还通过建立廉政档案、聘请‘作风建设隐形监督员’等形式,对30个归口派驻单位开展教育监督。”
与此同时,各派驻纪检组正组成检查组,深入宾馆饭店、农家乐、风景区等场所,暗访检查公车私用、公款吃喝等问题。仅去年国庆节前后,就发现公车私用问题2件,相关责任人受到党政纪处分的同时还被全县通报曝光。
“县纪委监察局要对我们的工作进行问责问效,严格实行‘一案三查’,所以,为了确保监督实效,各派驻纪检组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既有单打独斗,又有集团作战。”派驻纪检组负责人苏明泉说。去年8至10月,6个派驻纪检组集中对全县56个部门的三公经费进行了全面核查,对发现的10条违纪违规线索,及时进行了纠正查处。
县纪委分管案件查办的纪委常委张仕仁说:“前几年,部门纪委查办案件数为‘0’,实行统派直管仅仅一年时间,各派驻纪检组已查办案件22件。派驻纪检组独立查办的麦溪小学教师节违规发放购物卡、蔺河卫生院院长黄某违反财经纪律等3起案件在系统内形成了强大震慑力。”
“县级部门纪检监察机构‘统派直管’、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五个不直接分管’和治庸问责‘为政不为’,是我们在县域层面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的机制创新。”县委书记周康成说,“统派直管的优势在于整合现有资源,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实现部门监督又专又强和派驻监督全覆盖。这完全契合王岐山书记提出的‘探索归口派驻,纪检组吃一家饭,管若干家的事’的工作要求。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两个责任’落实,保持思想领先、工作领先、制度领先,不断探索派驻监督新思路、新做法,强化执纪监督问责,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