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正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生漆产业化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在对全县生漆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一、我县生漆产业发展情况
我县生漆产业发展历经多次起伏,使的生漆产业出现异常波动。直到最近十多年,生漆产业才进入稳定发展的轨道。虽然如此,我县生漆资源现状仍是不容乐观,高山大木漆树由于过度采割,自然更新速度减慢,大木漆资源减少。受退耕还林、天保造林等项目的带动,全县发展小木漆达到5万余亩。在2012年启动实施了溢河生漆产业万亩示范园区建设,低山小木漆已经初具规模,但管理达不到小木漆树速生高产的需要,新发展的漆林有相当部分还达不到高产的目标。根据调查结果,到目前为止,我县有投产漆树15万亩,年生漆生产能力为187.5吨。
二、生漆产业的发展的几个制约因素
1、割漆工艺落后。割漆劳动强度大,生漆采割过程时间和路较长,造成割漆收益相对比较低,严重影响了林农割漆和生漆采收的积极性。
2、割漆人员断档。受外出务工和生漆价格市场不稳定的影响,年轻人几乎无人学习割漆,现在漆匠的年龄几乎全上世纪八十年代培训的,年龄偏大,大部分已经不能适应到高山割漆的劳动强度。
3、漆林管理不到位。一是由于外出务工的影响,在家的劳力在完成农作物生产后无力完成对漆林管理;二是漆农在割漆过程中为了省工大多采用的是剪刀口,对漆树资源造成破坏。
4、漆林管理投入不够。漆林要达产达效,细致管理是关键,我们争取林业工程项目国家投入还是以造林为主,对后期管理投入严重不足,形成了国家没有投入,县级财政无力投入,农户对漆林管理不愿投入的尴尬局面。
5、产业建设周期长。生漆产业需要8-10年才能达产达效,相对与其他产业,生漆产业有建设周期长、前期投入大、劳动强度大的先天不足,造成生漆产业建设不力、管理不到位、采收无人问津。
三、生漆产业发展办法
按照县委、县政府“五园”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生漆被列入重要产业建设项目,以建设溢河生漆产业示范园区为契机,对现有的漆林进行改造,提高单产;充分利用现有的漆树资源大力发展生漆育苗,大力营造生漆丰产林;加大投入,组织技术力量开展生漆采割技术攻关,降低生漆采割劳动强度;多方筹资,政策扶持,加强对漆林的管理,使现有漆林能尽快达产达效,为生漆产业发展打好基础;吸引外资尽快建设生漆改性涂料厂,建设生漆产业龙头,带动生漆产业发展。
1、加强龙头企业建设。继续加大与国漆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协商,积极协助搞好各项工作,争取尽快投资建设,促进企业尽早投产。
2、加强生漆资源管理。受土地资源影响,无法大面积新造漆林。在今后工作中,捆绑有关林业项目资金,重点要加强对现有漆林的规范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加大漆树资源低效林改造力度,逐步淘汰已经退化及没有发展前途的漆林,提高生漆产业后续生产能力,充分发挥生漆产业在全县经济社会中的作用。
3、加强技术培训。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扎实开展技术生漆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聘请相关专家,从生漆育苗、管理、割漆技术三方面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提高漆农生产管理水平。
岚 皋 县 林 业 局
2015年5月27日
联系单位:县林业局 联系电话:251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