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报头条:“两学一做”聚力建强基层组织

——岚皋县“五位一体”抓党建、“三级共建”强基础纪实

发布时间:2016-05-11 10:26来源:


  初夏的岚皋县,群山含翠,生机盎然。田间地头、企业车间,更多地出现了干部调研、指导、帮扶的身影,脱贫攻坚一线涌流着奋战必胜景象,这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岚皋“基础在学、关键在做”的实践呈现。

  如何取得“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实在在的效果,对于岚皋县来说,是政治任务,也是建强基层组织的重要机遇。为此,该县聚力探索,着力提升农村、社区、非公、社会组织和机关“五位一体”基层党建整体水平,实施县级推行五项制度、镇级抓好五项工作、村级落实五项措施“三级共建”格局,推动全县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全面过硬,营造勤廉、干事、担当政治生态,为实现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县级推行五项制度,落实从严治吏

  2014年以来,岚皋县发生了一连串“新鲜事”:县直部门纪委统统收县纪委“管”了;“一把手”不直管人财物,改为班子成员分管;干部更勤地下村到户,了解情况解决困难。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新鲜事”已不再新鲜,如今成为常态。

  探究这种新风气新面貌的出现,要从岚皋县以落实从严治吏为核心推行的五项制度说起。“五项制度”包括“一把手”五个不直接分管,县直纪检机构“统派直管”,县直机关干部包联精准扶贫户,科学化选人用人和“为政不为”问责办法。

  “我们出台‘五项制度’,就是要让干部勤廉干事有担当,无愧于群众和这个时代。”岚皋县委书记周康成,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讲党课上如是说。

  2014年,岚皋县在分析以前案卷发现,“一把手”权利太大,如果稍不民主或者缺乏自制力,都有可能犯错,而部门的“纪委书记”,往往碍于自己是“下级”,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不便管,不愿管,不敢管”,成为部门纪委最主要的问题和最普遍的现象。

  鉴于此,县直部门纪检机构“统派直管”和“一把手”“五个不直接分管”应运而生。全县27个县直部门纪委书记或纪检组长的组织、人事、工资关系上划到县纪委,新编为6个派驻纪检组,负责全县97个县直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同时,“一把手”不再分管财务、人事任免、工程项目、物资采购和处置、行政审批“五项工作”,分解到各副职承担。

  从严监督会不会让干部变得缩手缩脚、不敢担当?基于这一考量,岚皋出台“科学化选人用人”和“为政不为问责十三条”两套办法,并在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大环境下,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贯彻落实,惩戒促警醒,让为民担当在干部思想里和行动中生根,挺起合格党员的旗帜。

  是不是合格党员称职干部,要在服务群众中检验。岚皋县推行县直机关干部包联精准扶贫户制度,规定县级领导、县直部门和机关事业单位干部每人联系一个点和包抓一户,做好项目申报、技术讲解、产业发展、事项帮办等工作,着力解决存在困难和问题。

  截至今年3月,近两年岚皋县初核各类案件线索249件,立案71件,给予党政纪处分79人,全县“三公”经费下降40%。启动问责事项36项,问责65人。代协办各类事项3万余件次,凭实绩提拔干部16人,营造出激励干部勤廉、干事、担当的良好政治生态。

  镇级抓好五项工作,践行宗旨意识

  去年初,佐龙镇杜坝村华仲军想搞规模茶叶种植,但苦于没有技术,一直犹豫徘徊。镇上的包户干部得知后,把他加为微信好友给他转发一些种茶视频,还定期上门询问进度,帮他搞协调、调茶苗、请专家。现在华仲军在自家附近种了150亩茶树,请了村里20多人帮忙,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佐龙镇党委书记徐远航介绍,他们要求干部服务群众要牢记八句要诀,“防灾保安先到场,重大变故去探望;突出困难多帮忙,意见建议要回访;矛盾纠纷勤协商,包组联户渠道畅;服务群众有保障,宗旨意识记心上。”这八句要诀,让佐龙镇每名干部有了服务群众“指南针”,内容和目标更加精准,这也是岚皋县“镇级抓好五项工作”要求的“地方方言”。

  岚皋县以强化联系服务群众为切入点,要求镇级组织抓好创建“e+”联系服务群众渠道、镇机关干部包组联户、干部挂牌上岗去向公示、便民事项代办服务、群众点名接访等五项工作,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打通为群众服务“最后一米”。

  针对在外务工创业人员、流动党员、流动人员,全县各镇建立联系服务群众网络平台、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通过“e+”联系服务群众渠道,把群众工作做到网上,“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全县842名镇机关干部、医疗教育单位工作人员,与6000余名外出人员在网上实现了“面对面”联系。

  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因为年龄大、少技术、缺知识而留守在家,不会借助网络解决困难。据此,岚皋县842名镇干部分片包联4.2万户群众,要求“每月至少联系一次,每季度至少上门一次”,掌握收集民情信息、协调解决矛盾纠纷。并在各镇设立便民服务中心,按照首接责任制和全程代办制要求由工作人员全权办理,让群众少跑路还及时办成事。

  为解决群众办事不认识人、不知道找谁的难题,岚皋县推行镇干部挂牌上岗,佩戴胸牌公示本人照片、姓名、单位、职务及岗位,在机关醒目位置设立干部去向牌,方便群众找人办事,倒逼干部强化纪律、转变作风。尤其对来访群众,鼓励自主选择办信办案领导,被点名领导要采取即时接访、预约接访、委托接访等方式受理群众来访,力促信访问题不出镇。

  目前,岚皋县网上回应群众咨询1.3万余人次、网上办理各类事项1300余起。包户干部每年累计帮助群众代办协办事项1万余件次,帮办实事8000多件,全县同期信访总量下降30%,镇干部在履职服务群众中作风得到进一步转变,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村级落实五项措施,筑牢基层基础

  4月17日,蔺河镇棋盘村村民董明兰来到村活动室,值班的村主任杨大印热情地为其办理了贫困户学生建档立卡证明。董明兰高兴地说,“村干部周末上班,让我少跑了路。”杨大印介绍,从周一到周日,村“两委”班子主要成员不间断地轮流坐班。

  村“两委”,作为与群众联系最紧密的最基层组织,不仅是农村凝聚人心的“领头雁”,还是群众脱贫致富的“火车头”,工作稍有不力就会引起群众不满。然而,村“两委”委员报酬低、事情多、责任大。如何调动村“两委”委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是筑牢基层基础的破题“必选项”。

  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岚皋县聚焦补齐基层组织建设短板,落实了村干部坐班、村“两委”委员定岗定责定报酬、村监委会直管三项措施,规定村活动室每天一名村干部坐班处理日常事务,对正常履职村“两委”委员每年发放不低于1500元的工资,村监委会在镇纪委直接领导、管理、监督下开展工作,监督“三农”政策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组干部廉洁履职,“三招”并行发力,提升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增强了村级组织整体战斗力。

  贫困村的背后原因多是村组织软弱涣散和经济薄弱。当前,面对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村级组织人员不足、能力不足、知识不足突出。岚皋县从县直部门和各镇遴选出一批政治素质过硬、熟悉农村工作、作风扎实的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协助村支部书记做好村级党建、脱贫攻坚、乡风文明等工作。通过举办“第一书记”专题培训班、制定工作责任清单、规定参加村党组织生活等方式,“第一书记”迅速适应角色转换,为脱贫攻坚加注“推进剂”。

  农村流动党员是一个不小的群体,“失联”是教育管理难的症结所在。岚皋县落实流动党员“三联两汇报一评议”措施,安排在家党员结对联系一名流动党员,依托流动党员服务中心,通过电话、互联网、QQ、微信等方式,每月联系一次,流动党员每季度汇报一次学习、发展情况,联系人定期向村支部汇报联系情况,并在年底将“两学一做”情况列为流动民主评议党员重要内容,有效破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题。

  昔日村务工作没人干、不会干的问题得到解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会计的补贴为每月2000元,全县1115名村“两委”委员补贴纳入财政预算,130名“第一书记”驻村开展工作,988名流动党员全部结对联系。

  “两学一做”转变了党员干部作风,基层组织焕发出新活力,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一季度,全县农村产业、循环工业、民生发展成果丰硕,实现生产总值10.05亿元,同比增长11.4%。

  “五项措施,强化了村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实现了基层党建和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岚皋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余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