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皋:“羊嫂”身上有“牛劲”

发布时间:2017-06-16 08:55来源:本站

103只羊、4头猪、3只鸡,不是亲眼所见,怎么都不会相信,一个瘦弱的女子在耕种5亩坡地的同时,把它们养得个个“精神抖擞”。这名女子,就是岚皋县塔元村贫困户刘成兰。

六月的大巴山,显得格外清新苍翠,一曲曲脱贫攻坚战歌在青山绿林间回荡。芒种后,掩映在群山中的塔元村,稍稍放慢了忙碌的脚步。转过村口的标志“锁龙石”,翻过一道梁,走过一条弯,上到一面坡,一路麦香豆黄,在一块茶叶地里见到了她。

随和、会说、干练,是刘成兰给人的第一印象。“她今年45岁,丈夫曾宪忠身患尘肺病,女儿嫁人,儿子在岚皋中学读高二,她和80岁的公公守在家。”塔元村主任刘金奎介绍。很明显,这名农家妇女,用单薄的双肩撑起了整个家。

在一块60度的坡地里,刘成兰正挥力挖着麦茬。她薅锄下这一梯一梯的旱地,自嫁入老曾家,一直种了25年。钢青蓝裤子、解放鞋,配上印有五角星图案的T恤,虽然很不协调,但脸上依然挂着甜蜜的笑容。

“这是刚生下的一只小羊羔,你看肚子下还有一节脐带。”她薅完茶园里最后几个麦茬,呼地放下扬起的锄头,伸手抱起咩咩叫唤的小羊崽,小心翼翼地跨过行行一尺见长的嫩枝儿茶苗,招呼来人往屋场走去。

刘成兰将小羊羔轻轻放在羊圈边。看到主人到来,一群山羊昂起头不停地叫唤。“这个羊圈是安康市妇幼保健院给了6000块修的,起初羊子是我把1万多存钱拿出来买的。”刘成兰一边用手抚触山羊,一边介绍“养羊经”。

去年三月,安康市妇幼保健院和岚皋县人大常委会包挂干部来到刘成兰家。得知她每年都养了三四只羊时,就动员她扩大养殖规模。想到丈夫在煤矿挣不来钱,儿子上学又要花钱,刘成兰心动了。

那段时间,刘成兰没日没夜地忙碌。羊从哪里来?她跑遍周围几个村,从养羊场和农户家购买60余只母羊。防疫怎么办?她找到一个村的养羊大户谢贤斌,请教防疫、防虫、洗澡知识。鞋子跑烂几双,羊养起来了,刘成兰却瘦了。

有志者事竟成。历时一年,刘成兰的山羊从60余只变成103只,成了村里有名的“羊嫂”。“平均一头羊卖2000多块,你这些羊最少值20多万。”当刘成兰听到有人夸她成了“土豪”时,不好意思地连连摆手。

羊圈的旁边是猪圈和鸡舍。4头架子猪在猪圈里哼哼唧唧,几只小鸡在院子里啄食,一条看圈狗静静地卧在圈舍对面,虎视眈眈地盯着周围。“每年端午、中秋都杀一头卖,有时候重阳也杀一头卖,过年杀一头卖半边吃半边。要是时间够,我还要多喂一些鸡。”刘成兰说。 

刘成兰的一天怎么过的?她说,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喂猪、做饭、到地里干活。10点多放羊,一般跑上十多里路,空闲时捡柴、打猪草,下午5点多挎上一篮子猪草、背上一大捆柴,赶着羊群回家。然后做饭、洗衣服、拌猪食、收拾农作物,一直忙到晚上12点多才睡觉。

在刘成兰家堂屋,放着一个木制粮柜,旁边是电风车和粉碎机。20多袋小麦,像小山一样整整齐齐地放在长条凳上。“这些都是我一个人种的,刚刚晒干,还没有来得及装到柜子里。”刘成兰说。

最不可思议的是院坝。由于屋场地势陡峭,多年来门前只有两尺宽的屋檐坎,晾晒农作物总要背到20多米外的地方。去年腊月,刘成兰请了4个帮工,用木头搭起一个7字形框架,上面夯实20公分厚黄泥,硬生生做出来一个40余平方米的院坝。“我这不比人家水泥打的差,既省钱还实用,今年的麦子就是在这儿晒的。”刘成兰很自豪。

“你这样忙为了啥?”“我就为了能过上好日子,能让儿子顺顺利利地读上大学,老公有病,我只能靠自己。我只希望,儿子以后不用盘泥巴疙瘩,能够走出大山。”刘成兰目光坚毅,她觉得穷家要变样,就要“不等不靠不要”,一心鼓励孩子上学,把孩子培养出来。

“在塔元村,像刘成兰这样勤劳的人很多,但既勤劳还搞了这么大规模产业的妇女,她是唯一一个。一般妇女,屋里几亩地都种不出来,更别说养羊养猪了。”塔元村主任刘金奎评价。

暮色来临,塔元村的山梁上影影绰绰,现出依稀灯光。刘成兰拿着手电筒,一、二、三、四、五……在圈舍里数来数去。这是脱贫攻坚的希望,更是美好生活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