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咯,谁和我一起下村!”这天早晨,岚皋县民主镇政府小院里响起了摩托车的“嗡嗡”声,43岁的祝敏全头戴安全帽,背着公文包,在后座上捆好高高一摞资料、宣传册,一脸笑容,精神抖擞。
红星村是民主镇最偏远的山村,紧靠瀛湖库区,到村开展工作大都是渡船过河,很多干部都不愿前往。与红星村有着深厚感情的祝敏全主动请缨,前往红星村指导脱贫攻坚工作。红星村正翘首以盼,等待祝敏全的帮扶,寒来暑往,久而久之,与红星村的缘,也成了祝敏全“再难也要过河去”不变的信仰。
了解村情民情,坚持党组织统领一切工作
为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农村各项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他走遍了红星村的家家户户,踏遍了全村的一草一木,询民情、访民意、问民需,计划从群众关心的小事入手,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为村民谋福利。
根据“五个好”的要求,村两委和祝敏全一致坚持要着力加强村级党支部建设。祝敏全根据上级有关部署,制订学习计划,每周五组织村两委同志集中学习,同时深入村组农户,听取群众对村两委工作意见,认真制定整改方案,狠抓整改措施的落实。针对农村党员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党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严格按照新时期发展党员的条件要求,认真落实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在党员教育上,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和远程教育制度。
深入村情民情实际,精准识别扶贫建卡
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祝敏全和脱贫攻坚工作队一起以入户走访、 开座谈会的方式,对全村6 个村民小组246户894人进行精准识别筛查,最终精准识别建卡贫困户171户328人。随后,祝敏全又协助村收集相关资料,对每一户的致贫原因、帮扶措施集中开展讨论,做到因户施策,确保每一个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分析到位、帮扶措施制定到位,协助完成了贫困户的建卡和扶贫手册的填写,对贫困户实行一户一薄台账,确保帮扶到最需要帮扶的群众、帮扶到最需要帮扶的地方去。
参与产业规划,使贫困户增收致富
产业发展是关键。祝敏全本着红星村的产业实际和区位优势,完成改造老茶园200亩,惠及贫困户50余户;协调扶贫贴息贷款20余万元,发展养羊大户5户,养羊1000 余只,种植魔芋50余亩;完成了两个村民小组的农网改造,150余户农户用电实现了同网同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