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门主要职责
负责全县蚕桑生产规划和年度生产计划,组织全县蚕桑生产技术培训,实用技术推广和桑、蚕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承担蚕种调运催青;并负责抓好蚕桑科技示范点建设及蚕桑产业各项数据统计、汇总。
二、2016年年度部门主要工作
1、蚕种发放保持稳定。今年市上下达我县蚕桑生产指导性计划为:发种10000张,低改桑园3000亩。2016年实际完成:低改桑园3000亩,发种9000张,产茧360吨,产值1600万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2、积极引进推广经省级审定表现优良的蚕品种9000张,良种率达到100%。(4)、引进了10张高抗性蚕品种“华康二号”在堰门,民主两镇实验示范,并派驻专人指导农户进行对照饲养实验,蚕种的抗病性在实验点表现优异,蚕茧品质和张产与对照品种相当,实验取得圆满成功,为下一步全面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3、技术培训有序开展。结合脱贫攻坚百人技术服务工作团深入镇、村、田间地头,开展多形式的蚕桑技术培训工作。培训技术骨干400人次。养蚕期间深入农户现场指导600余人次,使蚕农养蚕水平和养蚕效益显著提高,饲养一张蚕收入可达1600余元。
4、完成对县城周边李子资源,品种、市场销售的调查分析,撰写了调查报告。对巫山县巫山脆李产业的发展、销售、贮藏模式及品种性状进行了全面考察,撰写了考察报告。对我县李子产业建设,品种更换,提质增效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5、富硒办工作,按照我县“巴山画廊·硒有岚皋”实施规划,建立了八大富硒产业实施进度台账,动态掌握我县富硒产业进度,并与各相关业务单位配合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6、积极完成局党委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三、机构设置情况(部门基层预算单位构成及经费管理方式)
主管局为县农林科技局,县级预算单位,经费管理方式为全额财政拨款。
四、部门人员情况说明
编制12人,现有在职人员12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1人,管理岗位1人。
五、部门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说明
截止2016年12月31日,资产合计 3127233.95元, 其中流动资产261133.95元,固定资产51600万元。负债合计48075.63,净资产264658.32
六、部门决算绩效情况说明
绩效目标按时完成2017年度蚕桑技术推广中心各项重点及职能工作任务。
七、2016 年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2016年度收入108万元,支出108万元,用于人员工资89万元,公务费9万元,项目支出 10万元,。
1,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增减变动及原因说明
2016年度收入108万元,支出108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89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9万元,项目支出 10万元,年未结余6万元。
(1)年度财政收入比上年减少29.32%,因项目资金、人员转社保
(2)固定资产比上年减少93.17%、因政府征用、报损
(3)三公”经费公务接待比上年增100%、因增加富硒主业建设
2.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增减变动及原因说明(含基本支出情况)
2016年度收入108万元,支出108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89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9万元,项目支出 10万元,年未结余6万元。
(1)年度财政收入比上年减少29.32%,因项目资金、人员转社保年度财政收入比上年减少29.32%,因项目资金、人员转社保
(2)固定资产比上年减少93.17%、因政府征用、报损
(3)三公”经费公务接待比上年增100%、因增加富硒主业建设
3.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披教收支决算总体情况、增减变
动及原因说明
无
4.国有资本经营财政拨款收支决算总体情况、增减变动
及原因说明
无
5.“三公”经费等决算情况
三公”经费公务接待支出1万元因增加富硒主业建设
6.本部门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总体情况、增减变动及原因说明。
2016年度财政拨款收入108万元,支出108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89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9万元,项目支出 10万元,年未结余6万元。
(1)年度财政收入比上年减少29.32%,因项目资金、人员转社保年度财政收入比上年减少29.32%,因项目资金、人员转社保
(2)固定资产比上年减少93.17%、因政府征用、报损
(3)三公”经费公务接待比上年增100%、因增加富硒主业建设
7.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无
八、2016 年专项资金决算情况说明
无
九、专业名词解释
(一)“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
(二)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公用经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十、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