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关于印发《岚皋县松材线虫病防控应急预案》的通知 | ||
索引号 | AB-dzjgxzfb--zfbwj-2017-0774 | 公开目录: | 县政府文件 |
公开责任部门 | 岚皋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岚政办函〔2017〕128号 | 成文日期: | 2017年12月06日 |
有效性 | 有效 | 公开日期: | 2017-12-07 14:07 |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各有关直属机构:
《岚皋县松材线虫病防控应急预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各自分工职责,认真抓好落实。
岚皋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2月6日
岚皋县松材线虫病防控应急预案
为及时、有效防控松材线虫病,确保全县松林资源及生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国家林业局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处置办法》和《安康市处置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安康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监测检疫,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提升对松材线虫病的预防除治能力,确保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原则。
(二)坚持快速反应,紧急处置,控灾减灾的原则。
(三)坚持属地管理,以地方政府为主的原则。
(四)坚持分级联动,各司其责的原则。
(五)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科学控灾的原则。
三、灾情分级
根据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域和地点,将其灾害分为三级。
(一)Ⅰ级灾情(重大灾情)
松材线虫病在2个以上乡镇爆发流行,对森林资源、国土生态、旅游资源造成巨大危害的;
(二)Ⅱ级灾情(严重灾情)
松材线虫病在1个乡镇内2个以上村发生,或在旅游景区发生,对森林资源、国土生态造成严重威胁的
(三)Ⅲ级灾情(一般灾情)
松材线虫病发生在1个村区域。
四、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分管副县长担任组长,县农林科技局局长担任副组长,县财政、住建、交通、电力、电信、邮政、市场监管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岚皋县松材线虫病防控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农林科技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做好松材线虫病的防控工作。
(二)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具体职责分工。
县农林科技局:负责制定全县松材线虫病防控实施方案;负责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组织开展松材线虫病监测预警、植物检疫,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负责疫情信息的收集、统计、上报工作;开展防控技术培训和宣传。组织有关专家和科技人员,开展科学研究,为防治松材线虫病灾害提供技术支持和科技支撑;宣传贯彻《植物检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和松材线虫病防治等有关法律法规。
县财政局:负责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经费保障。
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负责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中的相关治安维稳问题及交通管制。
县住建局、县交通局、县电力局、县电信局:负责本部门用松材及松质包装材料调入检疫申请、报检的督催督办,协调县森防站做好建设用松材及松质包装材料的复检工作。
县邮政局:负责邮政系统调入设备及商品的松质包装材料的检疫申请、报检的督催督办,负责从邮递渠道调入松材及松质包装材料的调入检疫申请、报检的督催督办,协调森防站做好建设用松材及松质包装材料的复检工作,负责发生疫情时处置疫情需要交通用具的协调。
县市场监管局:负责各经营户调入设备及商品的松质包装材料的检疫申请、报检的督催督办,协调森防站做好建设用松材及松质包装材料的复检工作。
县信访局:负责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相关信访问题协调处理。
五、监测预防体系
(一)监测区域
根据我县森林资源分布状况以及林分所处的区域,将具有特殊生态和经济价值的区域(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等)列为重点防控区,其余为一般防控区;将人流、物流频繁,松材线虫病容易传播的较敏感地域及场所列为重点监控区范围,实行分类施策。
1.重点防控区:南宫山森林公园及其周边乡镇、神河源景区周围、国有林区。
2.重点监控区:县城及镇政府所在地,苗圃、大道河铁路沿线防护林;G541国道、G207省道沿线防护林,以及岚城路、岚大路沿线防护林,各木材加工厂;厂矿企业、农电建设改造工地及周围地区;其它人为活动频繁地区。
3.一般监控区:县域境内上述范围以外的其它区域。
(二)预防体系
在全县建立松材线虫预防监测网络,布置松材线虫监测,对松林进行全方位监测,布点和春秋两季普查工作由县农林科技局负责,日常观测由镇农林综合服务站负责,镇农林综合服务站发现松树死亡要调查原因,同时向县农林科技局报告,日常监测在每月的25号以前以零报告的形式向县森防站报告。
(三)疫情报告
全县各监测网点认真监测本辖区松林的变化,一旦发现松树松针叶陆续变为黄绿、黄褐、红褐色,整株迅速萎蔫、枯死,并且松树针叶在颜色变化过程中不脱落,木质部有蓝变现象等情况后,应及时向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报告。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派检疫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核实,及取样送检,按照程序报送相关信息。
六、疫情确认
(一)县农林科技局接到疑是疫情报告后,立即派出2名以上检疫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鉴定,得出初步检疫结果;
(二)对怀疑为松材线虫病疫情的,48小时内将采集样本送市级森防检疫机构进行进一步鉴定;
(三)对疑似松材线虫病,在市级森防检疫机构指导下,再派专人送国家林业局指定的实验室做分离与鉴定,进行最终确诊;
(四)疫情的最终确诊和公布权属国家林业局所有。
经有关部门确认为松材线虫病的,林业主管部门应立即向告上级林业部门和同级人民政府报告。
七、预案启动
在确认发生松材线虫病疫情时,不论几级灾情,松材线虫病防控领导小组应派员赴现场了解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确定疫情严重程度,分析疫情发展趋势。
县农林科技局提出疫情控制工作方案报上一级林业部门,经上一级林业部门或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在政府的领导下启动相应级别预案,尽快扑灭疫情。
八、控制措施
一旦发现疫情,县松材线虫病防控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报县政府逐级上报省人民政府划定封锁范围,发布封锁令,清除病源、处理疫木、彻底消毒,防止疫情扩散,必要时请专家组会诊,提出有针对性的控防方案。
(一)分析疫源
根据对疫区的调查结果,分析疫源及其可能扩散、流行的情况。对仍可能存在的松材线虫病源,以及在疫情潜伏期和发病期间售出的松材及其产品等应立即开展追踪调查。
(二)划定疫情区
疫区划定以镇级行政区域为单位,将松林感染松材线虫病的乡镇级行政区划为疫区,须经省人民政府或国家林业局划定。
(三)疫情区防控措施
在松材线虫病发生的疫情区,采取果断措施,进行检疫封锁和有效除治。
1.检疫封锁。在疫情发生区通往外地的所有道路上设立临时检疫检查点,杜绝所有的松属木材、枝桠等流往外界。
2.除治措施。具有特殊生态和经济价值的区域包括南宫山和神河源景区、低山乡镇发生疫情时,对病株实施单株砍伐,及时拔除疫点。对砍下的树干、枝桠集中密封装车全部运往除害处理场予以销毁。同时,对疫点周围的林分实行药物预防和严密的监控,对名松、古松可以采取打孔、吊针注药等措施,实行超前预防。
林区发生疫情时,采取单株或块状皆伐的办法,控制疫情扩散。对采伐的山场、疫木运输、加工利用三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管和除害处理,彻底杜绝病死树及采伐剩余物流失,严防松材线虫病疫情扩散蔓延。
(四)重点监控区、一般监控区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监测:认真做好每年春秋两次松材线虫病的普查工作,掌握疫情动态,实行全面监测,杜绝松材线虫病传入;
2.严格检疫:对调入辖区的松科植物及其产品进行严格复检,杜绝松材线虫病的传入;
3.控制传媒昆虫:对松褐天牛进行诱杀,减少传播途径,对辖区内的松树进行喷药预防。
(五)解除封锁与结束预案
1.解除封锁。疫区内所有松科植物及其产品按规定处理后,经过相应的观察期(一般为50天以上)的监测,未出现新的传染源,由林业检疫机构人员审验合格后,报当地林业行政管理部门向发布封锁令的人民政府申请解除封锁。
2.结束预案。当松材线虫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最后对松林进行处理后,经过相应观察期,无新疫情发生,解除封锁后,预案结束。
(六)信息管理
1.信息记录。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必须完整详细地记录疫情应急处理过程。
2.信息发布。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松材线虫病的疫情信息,须上报经国家林业局同意,由省政府统一向社会发布,其他各级政府部门及单位无权向社会发布疫情信息。新闻单位有关报道须事前经松材线虫病防控应急领导小组审核。
九、保障措施
(一)物资保障
建立县级松材线虫病防治物资储备制度,储备相应足量的防治松材线虫病应急物资。储备物资应存放在交通方便,具备贮运条件,安全的区域。
(二)资金保障
县财政将松材线虫病防治应急所需经费和物资储备纳入财政预算。
(三)组织保障
建立县松材线虫病应急防控预备队,应急处理预备队由森林病虫害防治专业人员、森林植物检疫人员、林业公安人员、林业站专业人员、林场、苗圃技术人员和职工、及社会其他方面人员组成。应急处理预备队下设封锁组、除治组、预防组、治安组、后勤保障组。
(四)监督与演练
根据松材线虫病预防情况和潜在威胁,松材线虫病防控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对松材线虫病的应对能力进行检查,包括机构、队伍建设和物资、技术储备情况等。每年对专业人员和预备队队员进行技术培训,组织小规模的实战演练,提高应对松材线虫病的处置能力。
十、附 则
(一)预案管理
县农林科技局根据需要,及时对松材线虫病防控预案进行修订。
(二)奖励与责任
对在报告和除治松材线虫病疫情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报告和除治松材线虫病疫情过程中,因玩忽职守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追究其责任。
(三)术语
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流行病。所表现出来的外部症状是针叶陆续变为黄褐色乃至红褐色,萎蔫,最后整株枯死。该病致病力强,传播快,寄主死亡速度快,且常常猝不及防。
疫区:松林感染松材线虫病的县级行政区划为疫情区,经省人民政府或国家林业局划定的区域为疫区。
疫木:疫木是指感染松材线虫病的松科植物。
检疫:根据检疫法规,由法定的专门机构,依法对森林植物及其产品是否携带危险性有害生物所采取的检查、检验和处理措施。
重点预防区:系指目前未发生松材线虫病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自然保护区、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的区域。其它未发生松材线虫病的地区为一般预防区。
重点除治区:系指目前已发生松材线虫病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自然保护区、重点风景名胜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的区域及其松材线虫病新发生区、孤立疫点区域。其它发生松材线虫病的区域为一般除治区。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县农林科技局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