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皋:小区建支部 服务送到家

发布时间:2020-08-26 09:15来源:县委组织部


“没养过一条鱼,却获得了村里养鱼的分红。”住进新家的朱益民高兴地回味起去年的这件事。

朱益民是岚皋县南宫山镇溢河村的低保贫困户,患有严重的皮脂腺痣。2018年12月,家里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只花了1万元就搬进了县城西窑安置小区的新房子。可问题也来了,以前在老家,吃菜用水都不花钱;现在,房子的事虽然解决了,日常开销却大得多。

这样的问题并非孤例。今年2月,岚皋县在历经多年攻坚后,顺利脱贫摘帽,3万余人进城入镇、搬离“穷窝”,而这些群众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

但朱益民的事,溢河村党支部早已帮他想好了答案。

溢河村是一个库区移民村,耕地多被库区淹没,建档立卡贫困户185户372人。为稳定脱贫,村党支部几年前就引导大家靠水吃水,发展网箱渔业养殖。可受技术、资金、市场等限制,真正行动的只有17户,能够获利挣钱的仅6户,朱益民也因身体原因无法参与。2018年,因环保政策要求,岚河流域所有水面网箱养殖必须全部补偿后清理。

老办法效益不佳,且还无法继续。在这个关键时候,岚皋县转变思路,把注意力放到村集体经济建设上来,在134个村社区成立集体经济合作组织,每年整合4000余万元财政资金支持村集体经济建设。该县又以溢河村为试验田,探索“党支部+村集体经济+贫困户”发展模式,想方设法让每个群众都能受益。

2018年10月,溢河村及其他6个库区村党支部各自牵头成立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按照环保要求探索库区大水面养殖。为破解技术、销售方面难题,联系一个专门从事大水面养殖的渔业公司,按照6:4的比例合资成立岚翠湖渔业养殖公司。各村注入资金由每位移民出资100元入股,剩余部分由县移民专项资金注入,村上将每年的盈利按7:3的比例分配给股民和村集体。

2019年,岚翠湖渔业养殖公司销售鲜鱼36万斤,销售额209万元,股民分得利润70万元,人均分红500元,4口之家的朱益民获得了2000元分红。今年5月,朱益民做了第6次皮脂腺痣切除手术,妻子也就近找了一份工作,生活正一步步变得更有希望。

在溢河村成功探索的引导下,各村集体经济建设也愈发活跃起来,截至去年底,累计实现分红483.1万元。

和朱益民同在一个小区的黄道芳是民主镇枫树村搬来的贫困户。“刚来的时候很不适应!”黄道芳说。西窑安置小区共1310户5332人,虽紧挨县城,但小区内没有超市,购买生活日用品很不方便,缴纳医保、慢病报销又得返回老家去,小区群众之间有个矛盾纠纷也不知道去找谁,最重要的是离开了土地,没有合适的事干。

为彻底摸清搬迁群众面临的实际问题,2019年10月,岚皋县开展了“群众出题、干部答卷”工作,5名县委常委先后到县城4个大型安置小区,召开“群众问、干部答”现场恳谈会。市政协副主席、岚皋县委书记周康成到黄道芳居住的小区听取了意见。

“最根本的是小区没有党组织,群众办事无人管,感觉找不到家。”周康成调研认为,这在全县具有普遍性,必须整体性破解。当年底,岚皋县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出发,推出“党建+睦邻之家”工作机制,在每个安置小区建立党支部,党支部牵头成立业委会、设立党群服务中心,每栋楼选聘1名楼长,小区内部管理、群众就医就业难题由党支部牵头抓起来,让群众在安置小区真正找到“家”。

今年3月,西窑安置小区和所在的城关镇耳扒村合并为城北社区;4月中旬,社区设立党总支,安置小区成立党支部,当月下旬就组建了业委会,设立了党群服务中心。

党组织一成立,群众就有了主心骨。“小区群众以前互不认识,一点小矛盾就火气大得很,三天一闹、五天一架,还经常莫名其妙丢小东西。”搬迁户黄大成是西窑安置小区新当选的党支部书记和业委会主任。“现在只要有事,群众就主动找党支部,我们也很快去解决。”6月20日,因暴雨导致小区2号楼下水道堵塞,群众反映给党支部后,党支部联系物业当天就开始维修。

有了党组织的牵头协调,安置小区随后新增了社区卫生室,设立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四点半”课堂等公益机构,引进1家超市,联系农商银行安装自动取款机。年初疫情防控期间,社区和小区党支部挨家挨户走访,详细了解就业需求、生活困难、意见建议,帮助150人介绍工作,为124户困难户申请到民政救助。

在西窑安置小区业委会成立大会上,黄道芳被大家推选为业委会成员,当选为楼长,社区又帮她联系到了一家县直机关食堂的帮厨工作,每月工资2000元。今年初,中国建设银行岚皋支行到小区开展“云生产”扶贫项目,黄道芳也加入其中,“每天在手机上通过‘云生产’养宠物,一月又能赚到2000元。”

现在,和西窑安置小区一样,岚皋县14个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通过单独或联合的方式设立党支部,成立群团组织,健全业委会,选举片区长和楼院长,其余安置点挂靠临近村(社区)党组织管理,搬迁群众的需求、意见随时能得到“家”的回应。围绕搬迁群众的后续稳定增收,该县还培育了159个农业园区,建成45家社区工厂,搬迁群众可以就近到园区和工厂务工,基本实现了每户有一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