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以来,教育系统积极号召广大教职工主动作为,增强担当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建设家乡、振兴祖国的高度上,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以一片赤诚,敬业奉献,克难奋进,为实现党和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力量。
在岚皋,提起民主小学,大家就会对校长徐流泉坚起大拇指。徐流泉不仅在学校要抓教学、抓校建、抓管理、抓教研,还要在村上忙扶贫、大走访、帮扶贫困户、劝返学生入学,用满腔的热情书写了一曲曲教育扶贫之赞歌。
临危受命,撑起民主教育扶贫半边天
2018年,作为脱贫攻坚“三保障”之一的教育脱贫工作,在省市几次检查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为顺利推进全镇的教育扶贫工作,2019年2月份,经县教育体育科技局党委经过慎重研究,决定撤换掉民主中学教育扶贫组长学校责任,委任民主小学为教育扶贫组长学校,由徐流泉负责统筹镇村校教育扶贫工作。接过重任后,徐流泉没有丝毫的怨言,一头扎进教育扶贫工作中,组织全镇教师召开了会议,全面学习教育扶贫政策,夯实了教育扶贫责任,落实了包村连户教师,起草印发了教育扶贫各类文件资料。
为摸清全镇适龄人口底子,掌握学生入学情况,他抽调5所学校的老师,组成了22个工作组,深入全镇20个村、2个社区开展了0周岁以上人口大普查工作,理顺了全镇人口户籍关系,建立了全镇人口大数据,核查了136名学生入学情况,建立了2883名适龄儿童入学档案。
为了摸清和掌握疑似辍学学生就学去向,他先后开着自己的私家车远到湖南、天津、河北等地、近到平利县、汉滨区、紫阳县等地联系当地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学生亲属,查找失联学生信息,先后将在外地短期失学的康义乐、金明杰、徐俊杰、杨智东、苏鑫等学生成功地劝返到民主中学就读。同时,通过打电话、入学走访的形式完成了136名学生的学籍核查工作。由他亲自执笔完成了全镇教育扶贫的镇级档案、村级档案和校级档案,经常深入到学校、村组检查指导学校和村组的教育扶贫工作。由于他工作认真、细心、负责,自他负责全镇教育扶贫工作以来,历经了多次各级检查、到户抽查,全镇的教育扶贫工作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而且在贫困学生关爱、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育资助等方面的工作还受到了检查组的高度肯定。
带病工作,呕心沥血尽显担当
徐流泉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结肠炎、椎间盘突出、肩周炎、椎间盘骨质增生等疾病。由于他既要负责学校管理,又要负责全镇的教育扶贫,还要帮扶5户贫困户、12名贫困学生、8名留守儿童,加上学校这几年创建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市级平安校园、市级禁毒示范学校,市级信息化建设示范学校等工作。考虑到学校教师人手紧缺,其他老师要上课,他便把很多工作一个人扛在肩头,经常性地带病工作在第一线。他常常是学校第一个到办公室,加班到深夜下班最晚的人,有时候为了加班赶材料,他时常忘了吃饭时间,就在办公室泡一桶方便面充饥;有时为了扶贫大下访,走访贫困户和学生家长,他常常带病下村,不能把中药随身带着,就吃几粒止疼片;有时开车到外地联系失联学生,衔接学生学籍问题,由于长时间开车椎间盘和肩周炎疼痛难受,好几次差点出了车祸。特别是很多老师在扶贫工作中不会填写户档案、帮扶日志,不会做村档案,不会与贫困户交流,他还经常性地挤出时间帮助和指导其他老师入户走访,填写帮扶日志,独自一人把全镇20个村2个社区的村级档案起草建立规范。超负荷的工作,经常性的加班,导致他的胃病和结肠炎越来越严重,同事们都劝他到医院检查和住院治疗,他总是以工作忙为借口,好心的拒绝了同事们的劝告,仍然投身于学校管理和教育扶贫工作之中,为全镇各学校的老师带了个好头,树立了好的榜样。
倾心帮扶,结下扶贫友谊之花
民主小学结对帮扶枣树村扶贫工作,徐流泉经常到村上与村委会一班人和“四支队伍”共谋枣树村的扶贫大计,参与枣树村的脱贫攻坚工作,每年为枣树村解决1万元的扶贫经费,为枣树村购买了电脑、打印机、办公桌等扶贫设备。经常抽调老师到村上帮助村上整理村级档案建设,有力地支持了枣树村的脱贫攻坚工作。
由他负责帮扶的5户贫困户中,他投资5万元帮扶陈义才建立个体铁器加工厂,每年年均收入2万余元;李永会没钱上交安置房自筹费,徐流泉用自己的工资,帮扶李永会上交了7000元的房屋安置自筹费用,还亲自为李永会写申请、找农商银行的负责人,做贷款担保,并开车把李永会夫妇接到农商行办理了3元的贴息贷款,帮扶李永会发展了5亩核桃产业园;帮扶耿永佑流转土地5亩,发展核桃园3亩,在县城西窑购买集中安置房100平方米;帮扶贺元明转移劳动力3人,每年劳务收入5万余元。此外,他还经常给贫困户跑办一些具体的事情,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和困难。长期的联系,真情的帮扶,暖暖的关心,使他与所帮扶的贫困户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周边的群众也十分羡慕和夸赞不已。
除了帮扶贫困户外,他还帮扶了12名贫困学生、8名留守儿童,为他们购买学习用品,购买衣物、辅导作业,给他们讲解做人的道理,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积极与他们的父母进行家访和电话沟通,与这些孩子们打成一片,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在他的真情帮扶下,这些学生学习进步很快,思想道德品质良好,多次受到学校的表彰奖励。
齐抓并进,实现扶贫与教学质量双丰收
他坚持以脱贫攻坚为抓手,以教育质量为中心,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科学施策,精准发力,合理分工,齐抓并进,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目标,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近2年来,学校相继被授予“市级五星级美丽新校园”、“市级平安校园”、“市级禁毒示范学校”、“市级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和“岚皋县营养计划先进学校,县级质量优胜学校,县级教育扶贫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他本人还被授予“陕西省骨干校长”、“岚皋县第二届名校长”等荣誉称号,实现了教育扶贫、脱贫攻坚,学校管理和教育质量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