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奋斗 建功立业】魔芋书记

发布时间:2021-04-27 23:38来源:

伍先忠,1965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蔺河镇蒋家关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1988年起担任蒋家关村干部,至今已有32个年头。在这三十几年里,蒋家关村从寒山瘦水的山旮旯变成现如今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伍先忠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一心一意抓产业

蒋家关村山大沟深,立地条件差,距离集镇较远,境内林多水密耕地少,群众依靠传统的种植无法养家糊口,更别说脱贫致富;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家中多是些老弱妇孺;房屋散落在山山岭岭,破烂不堪,甚至很多还在滑坡地段,居住环境亟待改善;各家各户水、电、路、讯都有很大的短板,群众内生动力不足,发展不平衡,有些“老大难”问题始终制约着村集体发展。早在2009年,蒋家关村就种起了当时鲜为人知的魔芋,这里肥沃的田地非常适合魔芋生长,渐渐地,村民们都种起了魔芋。但是好景不长,2012年的时候,大面积的魔芋出现了软腐病和白娟病,并且市场价格降了一半,对当地的芋农无疑是一记晴天霹雳。村民们都打起了退堂鼓,但伍先忠没有放弃,通过还原魔芋原始生长方式,将其移植到林下,不仅大幅降低了病虫害,而且长势好,膨胀系数大。为了把魔芋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成千家万户脱贫致富的当家产业、主导产业,伍先忠带领村“三委”一班人挨家挨户做动员工作,规划地块、协调种子、指导技术,完成堆坑栽和林下试种,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病虫害防治技术。渐渐地,蒋家关村魔芋的规模越来越大,长势也越来越好。2015年,魔芋已经成了该村最大的产业,全村共有380户人种魔芋,其中贫困户就有187户,平均种植面积在12亩左右,通过种植魔芋每户收入能达到3万元以上,按照年的收成和价格,每户仅靠销售魔芋这一项增收就达6000元以上。依靠魔芋产业,2017年蒋家关村获得了“全国第七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魔芋)”称号

积极乐观斗病魔

现在的蒋家关村是2015年镇村机构改革,由原蒋家关村和立新村合并而来的。合并后,原任蒋家关村党支部书记的他高票当选为合并后的蒋家关村党支部书记。时年50岁的伍先忠面对组织、党员和群众的信任,既无比感激又相当矛盾。感激的是,大家信任他;矛盾的是,自己一年前刚刚做过食道癌病灶切除手术,妻子也身患乳腺癌,自己的身体能挑得起这根大梁吗?自己的家庭还能在负重中保持正常运转吗?当时村里的群众也知道伍支书和他媳妇都生了病,做了手术,但是,无论从个人能力、威信、人品方面讲,当时都没有比伍支书更合适的人选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都投了他的票,一方面是对他的肯定,他是大家公认的当家人、主心骨,舍不得他,离不开他,另一方面也是对他的鼓励和祝福。家里人劝他:“不要再当村干部了,你的身体会吃不消的”。可他笑着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又住在这个村上,老百姓信任,大小事找我,我还能不帮忙吗?再说我走路不行,就开着车慢慢跑嘛,要说我是二世人了,阎王爷不收,说明我还有未尽事业要做,一把年纪了,我不图名不图利,好好为村民服务,能办成几件实事,还不是功德一件”。此后的伍先忠,把人生看得更加通透,那就是活着一天就要奋斗一天、奉献一天,做一天有意义的事。

凝心聚力战脱贫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他认定产业是解决贫困户稳定脱贫的根本途径,坚持抓住魔芋产业不放松、中药材为补充、特色养殖调结构、乡村旅游造亮点的发展思路,将所有的心思用在了产业规划上,积极协调产业路建设,争取奖励扶持资金,聘请专人编制乡村旅游规划,一年一个台阶稳步推进。在村支部引领下,发挥支部+经营主体合作模式,依托村经营主体魔芋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130万“三变”扶贫资金,投入魔芋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魔芋加工厂、茶厂,以土地流转、劳务用工、订单收购、入股分红等方式,有效带动全村村民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园区道路、村级公路、灌溉工程相继完工,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让贫困户彻底摆脱贫困,成为真正的小康村和美丽新村,在种魔芋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蒋家关村越走越顺。

功夫不负有心人。仅仅5年时间,蒋家关村魔芋种植面积增加了5倍,建成两个千亩魔芋示范园,魔芋种植户达到100%,鲜芋产量翻了两番,累计为贫困户分红15.66万元,村集体分红6.54万元,蒋家关村的魔芋更是凭着生态、富硒、营养丰富、品质上乘等优势,成为了市场上的“香饽饽”,人们争相购买,供不应求。靠着实实在在的工作,伍先忠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凝心聚力,全力配合驻村工作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截止2020年底前全村累计脱贫224户677人,蒋家关村实现整村脱贫。伍先忠也因此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走进人民大会堂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伍先忠就是一名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成绩的共产党员。他用一颗忠心向党,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用一颗红心为民,敢于担当,乐于付出。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的使命任务,用时间与汗水浇灌出“魔芋”产业,用真心与真情赢得群众赞誉。从北京回来后,伍先忠一直被一种幸福包围着,这种幸福,已不是一味沉浸在过去的成绩和奖励中,而是自己和妻子身体恢复良好,平稳度过5年危险期,村上班子团结、群众给力。伍先忠似乎看到,一幅乡村振兴图正在眼前展开。